信托行业
(一)信托规模:存续规模20.16万亿,较年初小幅回落
根据信托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为20.16万亿元,较年初减少0.39万亿,环比下降1.89%;与2017年末的26.25万亿历史峰值相比,累计下降23.18%。一季度信托规模承压,一方面是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影响,投向工商企业、基础产业及房地产等领域的资金信托均有所收缩;另一方面是受到二级市场大幅下跌影响,标品信托发行放缓,同时净值出现显著回撤,对存量证券投资信托规模形成压制。
2022年一季度,信托业经营业绩下滑趋势明显,三大经营指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与人均利润同比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一季度行业实现经营收入205.15亿元,同比下降28.25%;实现利润总额为123.84亿元,同比下降31.42%;实现人均净利润42.72万元,同比下降29.50%。受托规模下降、发行难度上升和信托报酬率的下降是导致一季度信托业固有业务收入和信托业务收入均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
此外,近期信托公司披露的上半年财务数据,同样也显示整体业绩承压。从已公布的57家信托公司数据来看,上半年只有不到三成信托公司营收实现增长,实现净利润增长的公司不足半数。
(三)发行规模:上半年发行和成立规模下降约四成
2022年上半年信托发行市场整体表现较为惨淡。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半年集合资金信托发行数量为15122支,同比下滑6.62%,发行规模7812.79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0.5%;上半年集合资金信托成立数量为13066支,同比下滑约8%,成立规模5473.7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近42%。
(四)投向变化:基建和标品信托成为主要发力点
从投向变化来看,上半年基础产业类集合信托是唯一发行和募集同比增长的分项。 据统计,上半年投向基础产业领域的信托资金规模同比上升 10.05% ; 而投向房地产、工商企业等领域的信托规模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加大基础产业领域的投资,助力国家层面“大基建计划”。
此外,在传统融资类信托收缩的背景下,标品信托正成为行业转型的主要方向,标品信托规模持续加速。用益信托数据显示,受市场回暖影响,6月、7月标品信托成立规模大幅回升。其中,6月成立规模541亿元,环比增幅超过2倍;7月成立规模777亿元,环比增加超过四成。
二 银行业
(一)理财规模:存续规模29.15万亿,较年初增长1500亿
8 月 19 日,银行理财登记中心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 2022 年上)》。 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底,理财产品存续规模 29.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98% 。 较年初的 29 万亿元,规模稳增 1500 亿元。 上半年虽然经历了理财产品“破净潮”、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导致一季度理财规模略有下滑,但在经济下行、股市动荡的环境下,企业和居民的风险偏好降低,偏稳健的理财产品受到欢迎,理财规模在二季度得到回升。
同时,作为资管新规正式施行的第一年,净值化转型持续推进。截至2022年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7.72万亿元,占比达到95.09%,较年初增加2.13%,较去年同期增加16.06个百分点。
2022年上半年,先后有5家理财公司获批开业。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公司共获批筹建29家,27家正式开业,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达19.14万亿元,同比增长91.21%。在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第一年,理财产品向理财公司集中的趋势进一步加强,理财公司存续规模在全市场的比例从年初的59.28%提升至 65.66%,理财公司平均资产管理规模(AUM)达到7656亿元。
从产品类型看,2022年上半年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及占比持续提升,而混合类、权益类产品规模有所下降,尤其是混合类降幅较大。截至2022 年6月底,固收类、混合类、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余额分别为27.35 万亿、1.72万亿、795亿元,在全部理财产品余额中占比分别为93.83%、5.90%、0.27%。其中,固收类同比增长20.22%;混合类和权益类分别同比下降41.97%、5.69%。
从投资结构看,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以固收类为主,配置债券等标准化资产不断增加,而对非标的配置持续下降。截至2022年6月底,理财产品总资产31.81万亿,投向债券类、非标、权益类余额分别为 21.58 万亿、2.27 万亿、1.02万亿,在总资产占比分别为67.84%、7.14%、3.21%。其中,债券类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0.53%;非标占比下滑显著,较去年同期下降5.94%。
2022年以来,理财产品采用他行代销模式越来越普遍,直销渠道也逐步打开。数据显示,目前只有3 家理财公司的产品仅靠母行代销,其余22家在母行代销外,均打通了其他银行的代销渠道。上半年,理财产品累计代销金额26.10万亿元,由母行代销的金额比例逐步下降,他行代销占比不断提升。此外,当前已有13家理财公司开展了直销业务,上半年累计直销0.15万亿。
自2021年9月养老理财试点启动以来,政策不断宽松,支持养老业务开展。今年2月将试点范围从“四地四机构”进一步扩展为“十地十机构”,同时提升单家募集上限,试点机构总募集额度达到2700亿。从上半年发售情况来看,养老理财颇受欢迎。截至2022年6月底,已有27只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23.1万名投资者累计认购超600亿元。
三 公募基金
(一)基金规模:管理规模26.79万亿,再创新历史新高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国内公募基金数量为10010只,较年初增加722只,增幅7.8%;管理份额达到23.86万亿,较年初增加2.08亿,增幅9.6%;管理规模达到26.79万亿,较年初增加1.22万亿,增幅4.8%。
从产品结构来看,上半年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分别扩容11308亿、6312亿元,较年初增长11.9%、15.4%,贡献了主要增量。而受股市大幅震荡所影响,权益类和混合类基金规模显著下滑,下降幅度分别为-4.2%、-10.5%,其中权益类基金份额上升9.6%,规模下降主要由净值下跌所致;混合类基金份额下降2.8%,除净值下跌外,净赎回也是规模缩水的原因之一。
(二)基金业绩:二季度多数品类获得正回报,主动权益型领涨
二季度受股市回暖影响,公募基金大部分品类都取得正回报,主动权益型基金涨幅最大。 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 2022 年二季度,公募 23 个子类产品线中,除 QDII 股指增强型和其他类型基金外,其他 21 个品类的基金均获得正回报。 其中,主动权益型基金平均涨幅 8.5% 居首; 可转债型、偏 股混合型 FOF 基金、股票指数增强型基金二季度平均收益率也超过 6% 。 固收品种方面,混合债券型平均涨幅达到 2.35% ; QDII 债券型、债券指数增强型平均涨幅也超过 1% 。
2019年以来,剔除货币基金,头部10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的市场集中度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40%左右。2022年二季度末,这一数值为39.4%。从管理规模看,二季度末有40家基金公司公募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规模继续维持万亿水平,另有7家公司规模超过五千亿。
从产品类别看,易方达继续领跑主动权益型、混合型基金;博时基金的中长期纯债型基金规模最大;易方达基金在混合型债券型基金上依然领先;华夏基金继续引领被动型产品,其指数及指数增强型基金规模居前;交银施罗德和兴证全球基金居FOF型基金前两位;鹏华和汇添富基金在可转债基金中领先。
在股市回暖带动下,二季度募集有所回升,但在一季度拖累以及去年高基数影响下,上半年募集量仍显著下滑。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上半年公募基金发行规模约685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8%。其中,一季度募集规模273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74.5%;二季度募集规模411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6.1%
从基金类别看,上半年主动权益型基金募集规模1143亿元,占比16.7%;债券型基金募集规模2678亿元,占比39.2%;指数及指数增强型基金募集规模2186亿元,占比32%;混合型基金募集549亿元,占比8%。
在权益市场回暖影响下,二季度各渠道的基金保有规模整体回升。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二季度末,100家机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总销售保有规模6.34万亿元,季度环比增长7.3%;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达8.68万亿元,季度环比增长10.15%。
具体来看,股混类基金保有规模方面,相较于一季度,二季度末前八家机构排名不变,且环比均实现正增长。其中,招商银行、蚂蚁基金、天天基金依然保持领先;二季度浦发银行超越民生银行位列第九,民生银行位列第十。
非货基保有规模方面,相较于一季度,二季度末前十大机构排名不变,且环比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蚂蚁基金、招商银行、天天基金环比增幅分别为1298亿、1001亿、520亿元。基煜基金凭借在To B领域的领先优势,保有规模继2021年底冲进前10后,本季度继续维持第八的位置。
四 私募基金
(一)管理规模:存续规模达5.79万亿,较年初有所缩水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6月末,私募证券基金存量83813只,较年初增加6974只,增幅9.1%;私募证券基金存续规模5.79万亿元,较年初缩水3394亿元,降幅达到5.5%。
上半年受市场大幅震荡影响,私募基金发行热度明显降温。根据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产品数量分别为6561只、5058只,较2021年四季度的7561只分别下滑13.23%、33.10%;发行规模方面,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新备案产品规模分别为781亿元、426亿元,较2021年Q4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55%、-75%。
2022年上半年股票市场先抑后扬,与股票资产有关的策略也走出了V型走势。一季度受权益市场大跌影响,私募主要策略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而4月底权益市场反弹后,主要策略私募产品受此影响业绩全面回升。从二季度业绩表现来看,根据中信证券的统计,股票策略以4.76%的涨幅位居前列,多策略、FOF、宏观策略表现也不错,分别上涨2.83%、2.49%、2.21%。
此外,CTA策略在一二季度表现迥异。一季度受益于商品市场波动率的快速提升,CTA表现艳压群芳,在众多策略中一枝独秀。而到二季度受商品市场震荡行情波动率下降影响,CTA策略表现低迷,仅录得0.37%的涨幅。
五 总结
(一)受权益市场大幅调整影响,上半年资管产品发行降温
2022年以来权益市场跌宕起伏。一季度受经济下行、疫情防控以及地缘冲突影响,股票市场大幅下跌,资管产品出现“破净潮”,新产品发行也跌入冰点。二季度以后,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以及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权益市场展开一轮反弹,资管产品净值有所修复,产品发行也有所回暖。但整体而言,较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资管产品发行降温显著。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近6成;私募基金二季度发行较去年同期下降约7成。
上半年震荡环境下,投资者风险偏好显著下降,权益类产品发行出现下滑,固收类产品(如债基、货基)成为资金避风港,规模逆势上涨。上半年银行理财存续规模能与年初持平,主要就得益于固收类产品扩容,部分投资者转向低风险的现金管理类理财、大额存单等产品,而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同比下降较为显著。同样,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再创新高,主要也是靠货币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贡献增量。
受不同因素驱动,各类策略在一二季度表现迥异。一季度,受股票市场大跌影响,与股票资产有关的策略均不同程度出现下跌,唯有管理期货CTA策略受益于商品通胀获得正收益。二季度,随着权益市场大幅反弹,与股票有关的策略私募产品受此影响业绩全面回升,其中以股票策略涨幅最优。而受商品市场震荡行情波动率下降影响,CTA策略在二季度表现低迷。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标志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的顶层设计最终落地。通过养老金账户,可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产品,对当前已发行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养老保险的机构形成利好。特别是养老理财,自2021年底发售以来,其稳健性、普惠性、长期性等特征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已有27只养老理财产品发售,规模累计超600亿元。
注:以上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或建议,仅供参考。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