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素周期表上,金属占据了118个元素中的94席。
这其中,既有金、银、铜、铁、锡等人尽皆知的金属,也有像钌、铟、钽这样的罕见元素,还包括了诸如锔、锘、 等一些人造元素。有着如此丰富的种类,金属元素注定会在物质科学中书写出浓重的一笔。
一个令人略有些意外的现象是,能够被广泛应用的金属,通常都不是某种纯粹的金属,而是制成一种被称为合金的物质。这种物质——合金就是由两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其中至少一种是金属)组成,如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它们同样具有金属的一些特性,却能改变纯金属性能的局限性,成为满足各种不同使用需求的优越性能的材料。
图源:pexels
很长时间以来,金属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般而言,进入青铜时代就是步入文明的标志,如青铜被大量用于铸造钱币,进入铁器时代的文明则开始走向成熟,至于影响深远的工业革命,更是由钢铁支撑起来的。
到了晚期铁器时代,世界各地多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铁器工具的使用排除了石器,并促进生产力快速的发展。这里所说的时代,通常指的是在考古学上的一个年代,如青铜时代一般指的是在考古学上继红铜时代后的一个时代。青铜就是红铜与锡的合金,故亦称锡青铜。
中国在商代时期(公元前 16 世纪—前 11 世纪)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建立了冶炼青铜的工业。早在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等地就已进入青铜时代。我国秦、汉以后,除青铜外,还出现一些其他的铜合金。最早出现的铜锌合金,即普通黄铜。黄铜就是铜锌合金的总称。后来又出现白铜,即铜镍合金。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用某个金属来贴标签,但这并不意味着金属不再重要。相反,更多新型的金属已经派上用场,铝、钛、镁等元素交相辉映,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金属材料,很难说到底是哪一种金属定义了新的时代。
在金店里,我们可以找到高纯度的黄金,其纯度即成色,一般千分率表示。例如,“百足金”指的就是纯度超过 990‰的黄金,杂质不超过 1%;“千足金”的纯度(含金量)则超过 999‰,以此类推。
图源:pexels
实际上,冶炼中不可能使其达到 100%,因此,通常把纯度 999.6‰以上的称为足金或足赤。然而,这些高纯度的黄金只是象征着财富,却并非理想的首饰材料。一方面,纯金只会显示出金色,难免有些单调;另一方面,更为要紧的是,纯金实在是太软了。
在技艺高超的金匠手中,黄金首饰可以被打造成精美的镂空形态,可是戴上这样的首饰就得十分小心了,万一磕了、碰了都有可能发生变形,自然也就不那么好看了。
因此,为了使用起来更加顺手,黄金也常常会被制成合金。最初的分割熔合,可能只是为了降低每块金子的价值,方便交易——毕竟,米粒儿大的一颗小金珠就能换一大袋米,要是让它和其他普通金属熔在一起增加体积,就不会那么容易丢了。
实际上,我们现在还会把纯金叫做 24K金,就是这种方法的孑遗。古代进行黄金交易的人把金属中不同的组分称量出等重的24份,每一份都是一个 Karat(这个词同样也被用在了其他珠宝的交易中,成为宝石的质量计量单位,并且演变成“克拉”。1 克拉等于 200 毫克(1克拉等于205.3 毫克是1913年前的旧制),其辅助单位是分,1克拉等于100分。为了避免混淆,代表黄金纯度的“karat”在英文中写作“carat”),其中有多少份是黄金,那么它就是多少K的黄金。
24K金就是生活中的一般叫法,如18K的饰金就是纯度为 18/24,即成色 750‰。如果饰金的成色以“成”表示时,900‰的饰金就叫做九成金。
显然,这种办法将黄金分成了24个不同的纯度等级,数字越高则纯度越高。尽管这种“称金术”在如今早就不实用了,但是18K金或14K金却依然常见,它们通常是黄金与白银的合金。相比于纯金,它们的硬度更大,颜色也更多变,虽然价值打了折扣,但是制成的首饰还是颇受欢迎。
黄金是人类使用的第一种贵金属,世界很多地区都发现了早于当地文明诞生时期的黄金文物。这并非是一种巧合,只是源于物质的本性。
在太阳系形成之后的数十亿年里,地球也经历了无数次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翻天覆地”并非是夸张——无论是气候环境还是地质结构,在地球上都从未有过须臾的平静,元素之间也在进行着激烈的碰撞。
太阳系来源于一颗死亡的巨大恒星,那颗恒星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释放出各式各样的元素,其中的一部分构成了地球的主体。早期的地球比现在更烫,到处都是流动的熔岩,这就意味着,密度更大的部分会因为引力的原因沉入到底层。
通过现代技术对地球的结构进行探索,结果也的确如此:已经冷却的岩石覆盖在外表面,构成了地球的地壳,它虽然很薄,不足地球半径的 1%,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仍然保持灼热的那些岩石形成了地幔,它们更像是一层受热软化的蜡烛,不停地蠕动,其中有一部分已经变成流动的岩浆,它也是地球主体的部分;科学家推测,至于铁、镍等更重的金属元素,就组成了地核,深入高压状态下的地球内部。
地球洋葱模型
形象地说,地球就是一颗巨大的鸡蛋——薄薄的蛋壳,黏稠的蛋清,中间还有个鸡蛋黄。当然,我们还可以采取更精细的分析模式,把地球切分成很多同心球,就像洋葱那样剥开一层又一层,每一层都起一个名字,这在地质学上很有必要。
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就已经足够。再进一步的话,地核又可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外核深度约为2900~5100千米,推测为液态;内核深度约5100千米以下至地心。
据报道,1970 年,苏联科学家超级钻探工程小组在地球上钻孔,垂直钻孔到达了12262米深,成为地球上最深的钻孔。黄金的密度比铁大得多,它自然也会随着地球内部的运动堕入地核之中——以我们当今的技术,根本无力开采这些沉睡在地球内核的黄金。
所幸的是,地幔之中的那些熔岩十分黏稠,它们延缓了黄金沉降的过程。与此同时,元素周期表上排在第 16 的硫元素,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及时地与黄金结合,以硫化物的形式成为岩石的一部分。灼热的地幔不停地蠕动,寻找着地壳的薄弱点,就像快要出壳的小鸡一样顶着地壳。
倏忽之间,地球的某个地方山崩地裂,地震和火山纷至沓来,尘土冲上天空,岩浆滚落出来。正是在此过程中,黄金的硫化物也顺着岩浆来到地表。地表的压力骤降,黄金也与硫分离,成为游离态的金属,与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紧紧相抱。
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昔日里坚硬的石头在雨雪风霜的摧残下变得松动,各种微生物以及苔藓野草也来凑热闹。最终,在这场被称为“风化”的漫长过程之后,岩石碎裂滚入河谷,又继续被磨成细小的砂石,夹杂在其中的黄金就这么留在了河滩之上。地球上主要的黄金产地大多位于河谷地带,长江上游被称为“金沙江”也并非是徒有虚名——这里的“金沙”的确很丰富。
大多数金属都没有黄金这么好的运气。
比如铜,虽然也会和黄金一样经历从熔岩到地表的过程,但它和硫之间的结合力太强了,来到地表之后并没有分离。甚至在经过漫长的风化之后,铜的硫化物也依然坚挺,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才能转化为金属铜。所以直到今天,辉铜矿还都是冶炼铜的重要原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S)。
铁和铜的经历类似,那些有幸没有落入地核的铁也以各种方式留在了地表上。自然界中丰富的黄铜矿,其主要成分被称作二硫化亚铁铜(CuFeS),实际上就是铁与铜的硫化物交织在一起。
不过,除了硫以外,铁还有另一个好伙伴——氧元素。在风化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和铁结合,形成了更稳定的氧化物。中国南方的土壤呈现砖红色,正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红色氧化铁(FeO)。
相比于黄金,铜和铁都不能直接被人类利用,而是需要通过冶炼才能获得游离的金属。冶炼的原理并不复杂,只要将铜或铁从各自的矿石中剥离即可。然而,这需要能量,同时还需要一些成分带走矿石中诸如硫或氧这样的杂质。
这样一来,实际操作就变得很有难度。人类掌握用火的技巧已有数十万年,但是炼铜的历史只有六七千年,冶铁的历史更是只有 3000 多年。
图源:pexels
一般而言,冶铁技术发明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它标志着冶金史上进入新阶段。人类锻造铁器的历史也就在公元前 1400 年左右,我国在春秋晚期(公元前 5 世纪),大部分地区已使用铁器。
不过,和黄金相仿的是,为了提高铜和铁的性能,人们通常也要把它们加工为成合金。
铜的合金品种很多,古人就已经发明出青铜和黄铜,它们分别是铜混合了锡(或铅)和锌的结果。古代中国人还发明出一种铜和镍的合金,看起来就和银子差不多,至今还被用来制造钱币。
铁最出名的合金就是钢,它是由铁和碳形成的,其中碳的质量分数在 0.025%~2.06% 之间。如果含碳量更高,它就被称为生铁。生铁不容易变形,但容易开裂;如果含碳量更低,它又会被称为熟铁,实际上已接近于纯铁,质地软得跟皮带一样。所以,铁通常都会被加工成钢再使用。而在现代技术的加持下,钢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比如常用于机械的锰钢,可以用作防弹甲板的钨钢,还有不容易生锈的不锈钢,等等。还有更多的金属元素呢?它们的命运甚至还不如铁和铜这般顺利。
比如铝,它是地壳中含量最大的金属元素,经过漫长的演变,这种元素绝大多数都和氧元素结合在一起,形成被称为“铝土”的矿物(AlO)。铝和氧之间的结合力非常强,所以想要把铝从矿石中提炼出来,万分困难。古人用炼铜或炼铁的方法,根本提炼不出铝,直到电被发明出来并广泛使用以后,才有了电解炼铝的工艺。
即便如此,因为矿石超强的结合力,它的熔点实在太高,故而还需要在其中加入一种助熔剂——顾名思义,这就是为了帮助矿石熔化。这种助熔剂被称为冰晶石,就因为它可以起到降低熔点的作用而得名,其主要成分是六氟合铝酸钠(NaAlF)。铝也不是最难冶炼的金属。
在元素周期表的下方,通常还会多出两行,它们分别被称作镧系和锕系。它们本该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列,但是这样会让表格显得太长,故而一般的印刷版本都会将它们截到最下方。
锕系元素大多数是人造元素,在地球上的存量极低,只有为数不多具备开采价值的元素,例如钍和铀,它们主要都被用在了核电厂中。
镧系元素可不一样,它所包含的 15 种元素,连同周期表上第三列已有的钪和钇,合起来被称为稀土金属。这些金属元素个个身怀绝技,可以被应用在很多高科技设备中。比如有一种叫钕的元素,它就可以被用来制造强磁铁。所以,稀土元素也常被称作“工业维生素”。
然而,冶炼稀土元素可不容易。它们不只是会像铝那样,其矿石具有很高的熔点,而且,这些元素的性质实在是太相似了,想要把它们分离出来,就好比从长得一样的多胞胎中找出其中一个,那可是相当不容易。直到现在,能够掌握全套分离技术的国家也寥寥无几。
中国有一位科学家叫徐光宪(1920—2015),很早就看到了稀土元素的巨大价值,也正是在他的领导和呼吁下,中国的稀土提炼技术如今已经在全世界领先,有人把他誉为中国的“稀土之父”。
徐光宪
从黄金到稀土,人类花了好几千年的时间,也还是没能把金属物质的世界研究透,大部分金属,我们还都没有找到它最合适的用途,这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开发。
文源:《给青少年讲物质科学》
作者:孙亚飞
转载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来源:原点阅读
编辑:冬眠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