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社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经济工作会议一般在每年年末召开,主要是落实政治局会议部署,总结当年经济工作,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重点为来年经济工作做出定调。
很多媒体都对昨天的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解读,我们主要以股市投资的角度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股市投资强调预期、强调边际,所以并不是看到了自己关注的行业出现在通稿中就值得兴奋,关键点在于是否为“新提法”,力度有没有增强。
我们按照先宏观后行业的逻辑来做解读:
看点一:稳增长成为核心
近期市场对本周经济工作会议讨论比较多的是明年的GDP增速,一个积极的GDP目标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2022年两会提出的GDP目标是5.5%,实际上我国一季度GDP增速为4.8%,二季度GDP增速为0.4%,三季度GDP增速为3.9%,前三季度GDP增速为3%,四季度受出口回落和疫情冲击,全年GDP增速可能不足3%。
根据专家测算,2025年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在5.5%左右,再加上2035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也客观上要求我国GDP要达到一个合意的GDP增速,在今年GDP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市场对明年GDP增速的预期在5%以上。
当然,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提出明年GDP目标,也不用失望,本来就是要到明年两会确定的,经济工作会议只是定性。
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在会议通稿里,7次提及了“增长”,远远超过了去年通稿的2次,稳增长排在稳就业、稳物价之前,稳物价排在最后,客观上物价要做一定的牺牲,允许通胀在一定程度上上升。
看点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稳增长是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如何实现它要看有哪些抓手,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有怎样的定调。
从财政政策来看有三个要点: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相比去年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今年的“加力提效”边际上力度肯定更大,但还是强调了“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这也否定了08年四万亿的强力刺激。
从货币政策来看也有三个要点: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相比去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今年的“精准有力”在边际力度上也有,明年货币政策也应该是稳中偏宽,但整体还是稳健的基调,不会有大水漫灌。实际上,今年11月M2增速已经超过12%,水量已经很大了。
看点三:扩大内需放在首位
上周11月份出口数据已经公布了,按人民币计价,11月出口同比增长0.9%,相比10月份7%大幅下滑;而按美元计价,我国出口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在欧美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国出口在明年可能成为拖累,而且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趋势也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提振内需。
周三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扩大内需首次摆在了战略层面。
本次经济工作会议延续了该基调,会议提到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在通稿中,“内需”被提及了5次,远远超过了去年会议通稿的1次。
而且,可以看到住房改善排在内需的首位,位于新能源汽车之前,这也和近期的地产政策相呼应,具体地产行业我们放在后面说。
看点四:信心和就业
宏观层面还有几点,我们放在一起提,首先是信心。去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重压力,其中就有预期转弱,今年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愈发恶化。由于全球央行加息带来的经济前景恶化以及疫情冲击,我国消费者信心明显下滑,居民普遍倾向于预防性储蓄,而不是消费和投资,在今年央行货币政策不断宽松的情况下,居民中长期贷款迟迟起不来,反而是新增居民存款接近13万亿。
在当前防控政策优化的情况下,明年如何提振消费者信心、让民营企业敢于投资、让老百姓敢消费将是关键。会议提出,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提振消费者信心的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收入、降低失业率。根据11月的经济数据,我国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7.1%,仍居高不下。
会议提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看点五:地产行业新提法
对比去年和今年的政策基调,地产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边际改善力度是最大的,我们也一路见证了这两个行业从强监管到支持鼓励的政策变化。
先来说地产行业,首先我们上面有提到住房改善排在扩大内需的首位。根据最新的定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我们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回暖。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城镇化仍处于较快发展阶段,有足够需求空间为房地产业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相比去年,今年也有提到“房住不炒”,但更为靠后,去年是开篇点题。另外也有提到“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这里说的是保主体,和近期的地产融资三支箭是一致的,有利于地产行业供给侧优化,提升优质头部企业的集中度。
看点六:平台经济新提法
2020年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是“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会议提到要完善平台企业垄断认定、数据收集使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要加强规制提升监管能力,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进行。
2021年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会议提到,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这中间管理层的态度转变不言自明,对于农民工来说,以工代赈可以提升就业,但对于多数青年就业来说,平台经济就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看点七:高端制造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高端制造也有提及,但这个一直是政策鼓励的,边际来看,相比去年新能源车政策不断出的场面,当前政策力度难说更强。而且今年二季度新能车补贴、燃油车购置税减免等重磅政策都出台了,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明年的销量。
明年来看,新能车很难有超预期的政策,只能指望经济整体复苏带动汽车销量,但是如果做多经济复苏,那为何不选择受损更严重的行业,边际修复力度更大,筹码结构也更好。
其他诸如外资、民企、科技政策、疫情防控都有提及,大家可以自行查看。从历史来看,“稳增长”和“调结构”轮流成为发展的主题,毫无疑问明年是“稳增长”的一年。
风险提示: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需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