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疫情以来,消费赛道简直可以用“起飞”二字去形容,成千上万的新消费品牌扎堆出现,资本热度也居高不下。
例如黑蚁资本,就是典型的专注于消费领域投资的基金之一。它围绕“新兴人群”的“消费升级场景”投资了一系列新消费品牌:有“好喝”的新茶饮“喜茶”,“好吃”的新餐饮“很久以前羊肉串”,“好玩”的兴趣盲盒“泡泡玛特”、 “好逛”的新零售“HARMAY话梅”......除此以外,黑蚁还投资了元气森林、简爱酸奶、王饱饱、FITURE、江小白等新消费品牌。
但从去年以来,新消费品牌热度渐退。2022年,更多资本将目光聚焦“消费供应链”,试图寻找消费领域的“第二春”。
崛起的消费供应链
消费供应链,即指消费赛道的中上游。如果说下游的消费品牌是“挖金者”,那么消费品牌的供应商则是“卖铲人”。
毫无疑问,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新消费品牌加速激活、盘活了整个供应链。
从上游看,新消费品牌的出现大幅提升了对一些原料的产量需求。例如植脂末,是新茶饮和咖啡两条火热消费赛道上必不可少的原料,而佳禾食品便是我国植脂末行业头部企业,目前客户包括蜜雪冰城、茶百道、COCO等中低端新茶饮品牌。依托于这些茶饮品牌的快速扩张,佳禾食品先一步于今年四月份上市。据相关媒体报道,在上市前夕,企业内部还进行了三笔大手笔分红,按持股比例看,这家公司的夫妻实控人共分走了7亿多元。
供给侧的“原料升级”也激发了新的机会,例如喜茶、奈雪的茶等高端奶茶品牌,使用“真奶、真茶、鲜果”,同样有益于上游供应商的发展。
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为果汁原料供应商“田野股份”。品牌成立于2007年,旗下产品包括原料果汁、速冻果块和鲜果等。2015年,田野股份曾经挂牌新三板,不过当时并未乘上新消费的东风。今年6月15日,田野股份向北交所递表。
据相关媒体报道,田野股份2019年及以前主要客户为农夫山泉、鲜活果汁、娃哈哈等,主要为其提供预包装果汁饮料,但在2020年开始,大客户名单均被新茶饮品牌所占据,奈雪的茶、茶百道、一点点、沪上阿姨冲上了名单前五。为新茶饮企业提供鲜果、冻果、浓缩果汁、果酱、NFC等原材料,带动公司营收前进了一大步。2021年,企业利润达6500万,约等于过去三年之和,同比增速高达210%。
再比如,顺应健康的消费趋势,代糖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赤藓糖醇便属于代糖的一种,而作为赤藓糖醇的原料供应商,三元生物因此受益。今年2月,三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募资36.86亿元。
招股书提及,2021年,元气森林是三元生物的头号客户,而农夫山泉、喜茶、可口可乐等饮料品牌也向三元生物采购赤藓糖醇。据沙利文研究数据显示,去年三元生物赤藓糖醇的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2.94%,是全球赤藓糖醇行业产量最大的企业。而赤藓糖醇的价格逐年上涨,2021年的1-6月,赤藓糖醇的平均单价为18659.39元/吨。
讲完上游,再来看中游。例如,“预制菜”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实际上是先从B端火起来的。去年上市的“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就是典型的餐饮供应链企业。它承接上游原料,在处理成标准化的“半成品”后,售卖给下游餐饮企业,以达成稳定品质以及快速出餐的目的。
同样地,做“包装”生意的中游企业也因此受益。就在前不久,专注于纸杯和塑料杯的恒鑫生活创业板IPO获深交所受理。
恒鑫生活自主开发定制PLA淋膜的生产线,用于生产PLA淋膜纸杯。这样的PLA被称为聚乳酸,以玉米、木薯等可再生的植物为原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恒鑫生活在“限塑”普及后迎来了广阔的市场,更是在近年得到一众新消费的青睐。目前,恒鑫生活承包了喜茶、奈雪、瑞幸咖啡、星巴克、益禾堂、麦当劳、德克士、蜜雪冰城等品牌饮料的杯子。招股书显示,公司2021年纸杯和塑料杯卖出高达21亿只,一年进账7个亿。
类似的还有一众包装解决方案服务商。得益于新消费“代工模式”盛行,更灵活(短周期,小批量)且高品质的包装方案,得到品牌以及资本喜爱。
例如,成立于2013年,专门提供成套包装解决方案的一撕得,它是当下众多新消费品牌,如花西子、完美日记、小仙炖、李子柒的战略合作伙伴。
从“挖金子”到“卖铲子”
除上述提及的一些上市的供应链企业,一级市场同样火热。例如,2021年底,食材供应链乐禾食品完成由鼎晖投资、钟鼎资本联合领投的数亿元E轮融资。包装服务商包小盒,在去年得到了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和纪源资本等Pre-A轮融资,水母智能,则得到A轮7000万人民币,其中包括高瓴创投等明星资本。
除了资本垂青,新消费品牌为提升自身供应链实力,也将自己的手伸至上游。2020年,奈雪一跃升为生产原料果汁的田野股份的第二大客户,并贡献24.44%的营收。再例如,喜茶收购了野生植物YePlant,它是国内第二大To B端燕麦奶供应商,而贝泰妮、华熙生物、珀莱雅等美妆品牌也开始跨界成立投资基金,获投公司中拥有相关技术的生物工程公司颇多……
资本和品牌为何都在看“消费供应链”?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在2019年的资本大会上就提出:未来企业的竞争更多是供应链的竞争,这也是未来企业的布局核心和重点,这也是资本往上“移”的根本。而供应链随着三年疫情反复,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品牌端、资本端对供应链的关注度在未来将只增不降。
虽然新消费品牌踩着风口,能够借着资本的东风快速成长,但在经历了快速的0到1阶段之后,很多新消费品牌在1到N的发展路上正面临着棘手问题。
例如,元气森林如今正苦于思考如何在一众的饮料巨头围剿中突围,寻求多元的增长曲线;新茶饮、低度酒、袋泡茶等品牌在现阶段都有着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挑战;完美日记面临高额营销费用,以及其他新美妆品牌的挤压……新消费品牌在下游极度内卷的竞争环境下,不仅要求生存,还要谋发展,资本的钱似乎经不起烧。不仅如此,较好的标的,往往遭资本们哄抢,看向中上游,或许存在更多空白机会。
不过,朱丹蓬认为虽然这两年上游企业都在扎堆上市,但作为To B端企业,可选择的空间并不多,因此也存在经营风险,例如产品单一,品类单一,渠道单一,客户单一,场景单一,功能单一。虽然他们有“大单品”、“大客户”的优势,但这个同样成为了发展的弊端。
从目前上市的上中游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上看。虽然它们营收增速快,但毛利率和净利率似乎表现一般。比起下游消费品牌的客户更加分散,具备“品牌效应”,一些上中游企业,走的是“规模效应”,如果过于依赖某单品或某客户,溢价能力会更加有限。
拿田野股份举例,公司毛利率自2015年起不断呈下滑的趋势,从39.81%降至2020年的26.48%,而净利率也从2015年的25.24%降至2020的7.89%。2021年,企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9.16%,14.19%,仅略微好转。
整体来看,“效率”、“品质”是供应链企业给消费品牌赋能的两大关键词。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将钱投给“卖铲子”的,新消费行业将进入更加深化的改革升级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