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财知识 >

投资银行发展(投资银行发展现状)

2023-04-24 09:51:06 理财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李峰:商业银行发展绿色投资银行业务的思考|银行与信贷

文/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李峰

中国绿色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蕴藏巨大潜力,无论从政策、企业,还是市场、技术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商业银行投行部门可将“融资”和“融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企业、政府提供全方位服务。

绿色金融通常被称为可持续性金融、环境融资,主要指从环保角度重新调整金融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政策和业务流程,通过提供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金融服务,将绿色产业作为重点扶植项目,从资金投向、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给予第一优先和倾斜的政策,使金融优先支持绿色产业,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绿色投行角度来看,国外绿色投行业务开展主要包括绿色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和绿色顾问咨询业务等板块。商业银行投行部门应当积极关注绿色金融需求中的投行业务机会,采用投行思维和投行工具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活动,提早布局绿色投行业务,抢占市场制高点,利用绿色债券、绿色金融债、绿色股票、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基金等绿色投行产品,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投行条线的产品服务。

我国绿色投行业务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2017年末我国绿色金融融资总余额约8.6万亿元,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13%,在信贷余额存量占比近10%。值得关注的是绿色信贷资产整体质量较好,截至2016年6月末绿色信贷不良贷款余额226.25亿元,不良率为0.41%,同期各项贷款平均不良率为1.76%。绿色信贷资产不良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绿色信贷有效地控制了环境风险,提升了企业和项目经营的可持续性,且由于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领域,因此资产质量较高。此外,投行类的绿色金融产品如绿色股权融资余额为2200亿元,绿色债券余额4333.7亿元,新增发行规模2274.3亿元,同比增长9.4%,占比全球增量30%以上;绿色非金融企业债券余额1349亿元,绿色基金余额107亿元,碳资产余额584亿元。

整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各方面业务都处于探索阶段,绿色金融市场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第一,融资渠道较窄,融资工具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以及PPP为主,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信托等融资工具运用较少,而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余额占总资产比例较小。第二,战略认识不足。部分地区以牺牲环境盲目追求高增长的情况依然存在,金融的市场配置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第三,缺乏内外部激励和监督。金融机构在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意识还有待提高,内部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加之政府部门也没有建立起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监督也还不够。第四,专业人才匮乏。绿色金融是新兴交叉性行业,人才标准呈现高素质、复合型特征,专业人才稀缺直接影响了绿色金融发展。

在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进入了全面深化发展阶段,市场对绿色理念的认识和认同逐步增强,市场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绿色金融产品逐渐丰富化和多层次化,绿色基金、绿色股票指数、绿色债券指数、碳金融创新产品等不断涌现;绿色金融的标准也正在完善成型,统一绿色金融绩效评估管理体系为绿色金融市场未来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绿色金融资金需求主要来自可持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修复、工业污染治理、能源与资源节约、绿色产品六大领域,包括可再生与清洁能源(电力)、城镇供水、节能、耕地修复等十六个细分领域。根据不同绿色发展目标要求下的资金需求方案情况。2014-2020年在低目标方案下,全国共需绿色金融资金14.6万亿元;在中目标方案下,共需绿色金融资金24.3万亿元;在高目标方案下,共需绿色金融资金29.9万亿元。在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污染防治纳入决胜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将会迎来崭新的发展时期,其蕴藏的投行业务机会巨大。

商业银行系统性构建绿色投行业务框架的设想

绿色金融参与方包括政府、环保企业和金融机构,政府是政策制定方,对绿色产业承担有引导、推动和监管的责任,也是重要的消费者;环保企业则是整个产业链中的上游,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则为双方各类金融服务,是能量供给与调节系统的重要保障。对于商业银行投行部门而言,可通过投行产品、专业的咨询服务来助力绿色金融,深度了解客户发展经营情况,将“融资”和“融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企业、政府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以融资类投行服务满足基础资金需求

事实上用于绿色金融的融资产品并不复杂而且相对成熟。不过,在当下从严监管的大背景下,融资产品的创新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只能在监管机构的各项规则下进行,应重点关注的业务形态是投贷联动、资本市场业务和PPP项目。

首先,以投贷联动强化对创新性绿色企业融资支持。银行择优入股优质绿色企业,同时对其授信提供信贷支持。这类业务主要针对的是具有发展较大潜力技术、创新型绿色企业,传统的银行风控对其认识有限,加之部分企业是轻资产运营,资产规模较小,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前期阶段,不符合传统的信贷思维。如果利用投贷联动的理念不仅可以突破传统规则限制,也在当前利差收窄的大环境下为银行提供了新的赢利点。具体实施策略则应秉承“先跟投、再领投”的方式。由于在初期对行业认识有限,所以应该先与业绩好、专业能力强、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绿色投资机构合作,以LP的身份认购基金份额,既获得绿色行业股权份额,也可通过基金的分散化投资平滑整体投资风险。之后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对基金所投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和筛选,对符合标准的优质企业进行信贷投放,在实际业务中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投研团队和风控体系。在建立起自身的投资体系后,商业银行可以牵头进行投资,以体系内投资类子公司为抓手,着手打造自己的绿色投资理念。

其次,丰富融资手段支持资本市场融资。资本市场业务主要是银行通过各类投行业务和服务助力绿色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具体产品包括设立绿色产业基金、支持绿色企业上市、定向增发、企业并购以及发行绿色ABS等。以设立绿色产业基金为例,一是聚焦企业,主要投资于更加成熟以及存在投资并购需求的企业。二是关注绿色项目,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持。绿色产业基金未来会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银行可以作为LP认购政府引导型基金的份额,同时还可向标的企业或项目提供包括资金结算、托管、代发工资等一揽子金融服务。再以开发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例,绿色ABS是盘活存量绿色资产的融资方式,也是绿色项目的一种退出方式,商业银行投行应该大力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以下三个方面可作为业务切入点:一是寻找优质的绿色底层资产,推动企业开启资产证券化进程,并作为资金方出资购买产品份额;二是作为财务顾问为产品的发行提供多样化咨询类服务;三是作为发起机构发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另外,通过并购的方式将企业做大做强或者进行转型发展是近年来的潮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绿色产业基金进行或者成立专项的绿色并购基金,也可以通过并购贷款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作为财务顾问协助企业完成并购流程。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参与绿色类PPP项目等。

再次,寻找优质客户推广绿色债转股业务。债转股业务也是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广的业务模式,商业银行应更加主动运用该产品在已经进行合作的优质信贷客户中寻找机会。具体来看,绿色产业的债转股机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类经营生产型企业:第一,清洁能源类企业,尤其是有前期投入高、回收期限长特点的经营类企业;第二,具有现金流稳健的环保基础设施产业;第三是拥有最前沿的技术,可能会引领未来行业发展方向的绿色科创企业;第四,重点关注“发股还债”或“发债还债”的企业。

以融智类投行服务挖掘深层附加价值

一是面向政府的政策规划类顾问服务。政府是商业银行“融智”业务的重点服务对象。商业银行投行部门应该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为地方政府做出有针对性的深入解读,尤其是要明晰政策出台对于地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兼顾眼前利益与未来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协助地方政府制订中长期绿色发展规划,同时将银行各条线的产品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综合性绿色金融发展方案,助力当地绿色环保产业发展。

二是面向企业的战略运营类顾问服务。企业类融智业务要根据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作差异化安排。针对制造型企业,商业银行应该重点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公司治理、盈利模式、产品等信息,结合宏观经济情况、行业发展现状和企业产品特点来评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评估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经营提出合理建议,协助企业制定、优化其发展战略。对于运营类公司投行部门,则要将重点放在项目评估上,综合项目的实际盈利能力、现金流的自生能力、回款稳定性等方面对项目做出合理评价,并为其提供融资顾问服务,为其对接资金来源。

三是融合企业和政府需求的中间撮合业务。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一是政企合作,商业银行和投行可以利用企业资源为政府战略提供招商引资服务,针对其需求引入合适的企业资源,协助企业为政府设计一揽子、全方位的绿色解决方案;二是企业间的合作,这主要是在资本市场层面,基于对企业状况的了解拓展企业诸如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业务的需求。

以“投研互动”深化投研一体化机制建设

对于商业银行投行来讲,如果投行研究部门承担起部分公司研究的任务,从银行绿色企业库中寻找优质企业进行调研,提早介入,长期跟踪,按期回访,就可以对标的公司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既有利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又有利于绿色投行业务的开展与风险管理。投行部内研究处室与业务处室建立联动交流机制,分享专项研究成果与机会挖掘。“以研助投”是投行研究板块和业务板块联动的终极目标,因此双方之间要建立有效、及时的沟通交流机制,一方面综合各项调研结果寻找业务机会,另一方面业务部门也将近期的成功案例进行分享,引导研究工作与资金市场的风控偏好相适应,增加研究的实用性。

本文刊发于《清华金融评论》2018年7月刊,7月5日出刊,编辑:王蕾

欢 迎 订 阅

深刻|思想|前瞻|实践

专注于经济金融政策解读与建言的

智库型全媒体平台

李峰:商业银行发展绿色投资银行业务的思考|银行与信贷

更多原创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相关内容

投资银行发展(投资银行发展现状)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