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和的强硬派
来源:温和的强硬派
有人说,你这是“标题党”了,你说资管新规后就没有刚性兑付了,那我去年到期的某大房地产信托,怎么就顺利兑付了?
“刚性兑付”是不是死灰复燃了?
关于这个问题,讲一下“刚性兑付”的资金来源,大家就清楚了。
信托项目出问题了,信托公司给投资者兑付资金,无非是来源于三个方向:
1,处置项目(变卖项目、打官司讨债等等),资金啥时候回来不确定,能回来多少也不确定;
2,信托公司用自己的钱(包括股东或关联公司的),给大家兑付。
这个模式的好处是只要信托公司有钱,而且有意愿的话,投资者可以立刻拿回本金,就和没有风险发生一样,这就是常见的“刚性兑付”。
(许多信托公司确实财大气粗,但他们家里也没有印钞机,据悉某家大型央企信托有千亿房地产信托存量,但今年可供支配的活钱只有60亿,分分钟子弹打完)
3,这是最近两年开发的新路数,信托公司向信托业保障基金借款。
信托公司:“我没钱了,但又不想项目出事儿,向信保基金借钱给投资者兑付,这不是皆大欢喜么?”
事实上,从去年8月份某大的违约开始发酵以后,信托投资者拿回来的大部分本金,最终的“金主”都是信托业保障基金。
很多人会觉得,用信托业保障基金的钱给大家兑付,维护了投资者利益,也维护了行业声誉,这不是很好么?
但是,这最后的金主也要罢工了!
2月11日,银保监会就《信托业保障基金和流动性互助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明确提出基金不得用于向受益人进行刚性兑付!
1
信托业保障基金到底是干啥的?
2014年各个金融行业都有了自己的“保护伞”。
从银行存款保险、保险保障基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再到今天的主角——信托业保障基金。
动辄大几千亿的规模,让金融产品的投资者顿时有了保障。
许多财富管理机构的从业者都“声称”,你看不仅信托公司个个财大气粗、能够大方刚兑,信托业保障基金还有1500亿的规模可以给您垫背!信托产品多安全呀!
许多人还是太天真了,对于这些“保护伞”的规则并不清楚。
以银行存款保险为例,个人在单家银行存款受保护的上限是50万,故而有了一些聪明的投资者,会尝试在多家不同银行分散自己的存款风险。
(好羡慕有这么多存款的人!)
每个“保护伞”各具特色,保障方式各有不同,但唯独信托业保障基金是个例外。
其实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其他“保护伞”保护的都是客户、投资者,而信托业保障基金基金保护的主体是“信托业”!人家从名字就告诉你,我没想给信托投资者做刚兑!
如果我们认真研读下2014年12月发布的《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的细则,上述观点会进一步被强化。
和信托业保障基金资金使用有关的条款在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障基金公司可以使用保障基金:
(一)信托公司因资不抵债,在实施恢复与处置计划后,仍需重组的;
(二)信托公司依法进入破产程序,并进行重整的;
(三)信托公司因违法违规经营,被责令关闭、撤销的;
(四)信托公司因临时资金周转困难,需要提供短期流动性支持的;
(五)需要使用保障基金的其他情形。”
谁给我讲讲,前四种情形,哪一种和投资者兑付有关系?
事实上,信托业保障基金维护的只不过是信托行业特别是信托公司的正常运行,而信托产品作为一种自负盈亏的投资形式,监管机构从组织保障基金的一开始,就没有考虑过“刚性兑付”!
打破刚性兑付这话,监管喊了这么多年,如果监管自己搞一个保障基金,进而坐实了刚兑,这脸也打得太响亮了吧?
但2021年的情形却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资金实力大不如从前的信托公司,只能“连蒙带骗”地抓住政策的缝隙,从信托业保障基金借来资金给投资者刚兑。
某大、某夏某福、某光,一个个倒下,但你却没有看到大批量的信托投资者来到信托公司门前拉横幅。
诚然,信托公司借信保基金来刚兑,此举很难说是带善人,他不过是维护信托财富端的信用不在短期内爆炸,但却实实在在给部分信托投资者带来了福音。
但这种福音,在最后,也要消亡了!
这次“征求意见稿”变动蛮多,有关于信保基金定位变化、也有许多规则的调整,不过这些内容,相信大家都不想也不会关心!
我们直接看下第三条:
“第三条 【打破刚兑】基金不得用于向受益人进行刚性兑付。刚性兑付是指信托公司在信托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出于避免声誉风险等目的,在兑付金额与尽责程度缺乏关联性的情况下,仍以固有资金接盘、其它信托产品承接或第三方代偿等方式兑付受益人本金或收益的行为。”
监管的意思,是不是讲的够清楚了?
前两天,一位客户在犹豫是否认购一款多策略套利产品(长期业绩年化7-9%,最大回撤不超过2%)时,拿出了信托产品作为自己的第二选择。
我就很无语,都这个时候了,您还在念五年前的老经呢!
2
时代向前走,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从去年6月算起,离开信托行业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
跳出信托看信托,果然别有风味。
有人会嘲笑那些依然相信刚性兑付的投资者,但我却觉得现在的从业者,却并不投资者高明多少!
最近由于多起薪资事件,某W信托突然被推到风口浪尖,作为局外人,孰是孰非很难评价。
但我想问的是:
1,信托行业在不断收缩的背景下,降薪不是一件很正常,也很容易被预见的事情么?(前两天和一位老信托一起喝咖啡,他预计未来的薪资水平将是现在的1/4)
2,既然已经预见了事情的发生,为什么不多做打算,而仍在局中做无谓的挣扎?还是你依然怀恋信托过去黄金十年带来的幸福气息?
这两件关联度不高的事情,背后折射的本质,难道不是一样的么?
人都是有惰性的,当过去的环境越舒服,这种惰性就越大。这是人之常情,而非信托行业所独有。
而当我们尝试改变时,不可避免会碰得遍体鳞伤。
伤痕,让我们内心对于过去的怀恋,变得更加强烈。反差极大的环境,会让本不坚定的我们备受煎熬,甚至让我们重回老路。
现在想想看,2019-2021年上半年,非标转标似乎进展得还不错,许多人颇为乐观。但我们却都忘了,我们不过是搭了资本市场的顺风车而已。
从去年12月开始,资本市场的亏钱效应就越来越明显,那些在前期赚钱效应加持下而涌入标品的投资者和从业者们怕要见到真的亏损了。
主观多头大部分都在回撤,去年12月到现在,许多基金甚至创下了历史最大回撤;
量化指增,去年的火爆导致赛道拥挤,超额少了,指数跌了,赚钱也难了;
以雪球为代表的结构化产品?这波调整后许多投资者要真的亏钱离场了;(一些境外私行的客户已经兑现了亏损)
连许多浓眉大眼的量化中性也在回撤,您不是对冲风险么?怎么也跟着一起下跌!
(唯独CTA是个另类)
非标转标,没挣到钱,还亏了钱,两相对照下,回想起过去那“简单的美好”,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但我想说的是,黎明往往就在最黑暗的时候,选择走向黎明的意义,远远大于停留在黑暗中继续等待。
作为投资者,请放弃对于非标和刚性兑付的幻想,勇敢的拥抱资本市场,在波动中寻找长期的确定性。因为,这是我们唯一可以确认的未来。
同样的,对于信托行业和从业者,放弃最后对于非标最后的期待,努力地把自己扔进资本市场的大熔炉中重新洗练,才能迎来最终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