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银行年中揽储战不再主推高息产品,而是打出了感情牌。“月底了,活期资金您这边有吗?”6月30日上午,济南白领唐红接到了一则信息。原来是相熟的银行理财经理为完成年中任务发来求助信息。
经济导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今年上半年,存款市场利率经历了下行走势。往常动辄年化利率4%的大额存单及其他存款产品已难觅身影。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增设,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不少中小银行的理财推荐表上,代售理财产品开始增多。
“虽然5月以来,权益市场有所回暖,收窄理财产品“破净”规模,但整体来看,由于今年央行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产品估值方法切换、股债市震荡等因素加大净值型产品运作难度。”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普益标准理财专家预测,预计下半年,央行将延续宽松经济政策,低利率环境将持续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管理和底层资产收益形成压力。低估值的优质资产难寻,产业面回暖需要时间,下半年理财产品“破净”仍将是常态化现象,需理性看待。
01
存款利率二季度现下调
“最近有一笔资金到期,看看有啥合适的产品再存上。”唐红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她最近一直在关注各银行的大额存单。与定期存款利率下调走向一致,商业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也降下来了。
唐红向经济导报记者展示今年4月中旬收到的山东某城商行济南分行发来的信息,当时该行发售的五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达4.05%,已是年内相对较高水平。
“当时资金还在占用,现在想存这么高的,不好找了。”唐红坦言,6月30日接到了相熟的银行理财经理发来的邀请完成任务的求助信息后,她了解了一下现在的理财产品行情。因暂时没有4%年化利率左右的中长期存款、理财产品可选择,唐红将活期资金购买了一款随存随取的银行“宝宝”类产品,她表示,“七日年化收益接近3%,比较划算。现在不少银行收益较可观的大额存单和理财产品都是不定期发售,还需等待时机。”
经济导报记者走访发现,今年4月至5月,济南部分商业银行的中长期存款利率均出现一波下调,大额存单利率也随之调整。目前,济南市场,包括大额存单在内的银行存款一般在3.5%以下。
“根据央行规定,自5月23日起,我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统一下调至3.4%(1万元以上起存,含1万元)。”7月4日,山东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张爽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调整之前,该行一年期存款年化利率为2.3%,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均为3.5%。
“我行发售的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一直非常抢手。5月发售的大额存单:三年期年化利率为3.45%,五年期年化利率为3.95%:4月发售的那期更高一些,三年期年化利率3.55%,5年期年化利率4.05%。”张爽坦言,存款产品利率都有所下降,4月时业内已有多家股份行的三年期大额存款年化利率最低的降到了2.9%。低于同期定期存款。张爽提醒,“我行近期暂时没有接到大额存单的发售通知,可以关注相关公告。”
02
不同银行间大额存单
“一年利息差了600元”
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调,部分银行则改发中短期为主的大额存单,高收益中长期大额存单逐步退市。不少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进入“2时代”。
“我行7月1日发售两期个人大额存单,都是20万元起存。一年期年化利率为2.30%,二年期年化利率2.80%。”位于济南甸柳社区的一家齐鲁银行营业网点大堂经理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现在两个期限的大额存单额度销售均已过半,额度还有,可以咨询购买,销售期限到月底。”
同样,青岛银行也于7月1日发售新一批个人大额存单,整体利率水平在1.90%~2.30%之间。其中,三个月期限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为1.9%,六个月的为2.10%,一年期为2.30%。
相比之下,国有大行的大额存款产品期限种类更丰富一些。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大额存单期限分为一个月(年化利率1.70%)、三个月(年化利率1.70%)、六个月(年化利率1.70%)、一年期(年化利率2.10%)、两年期(年化利率2.60%)、三年期(年化利率3.25%)。“除新客专享外,我行3个品种的三年期大额存单(30万元起存、30万元起存潜力客户专属、200万元起存私银专属)均已售罄。”7月4日上午,经济导报记者咨询工商银行时,工作人员表示,“属于潜力客户的两年期大额存单产品还有部分额度,可抓紧咨询。”
“我手头有两笔‘在途’的大额存单,今年2月购买了齐鲁银行发售的三年期大额存单年化利率3.55%,近期又买了一笔国有大行年化收益3.25%的三年期大额存单。手头这两笔每年利息就相差600元。”面对经济导报记者,济南储户王学利算了一笔账,以20万元本金为例,城商行年化利率3.55%、国有行年化利率3.25%、股份行年化利率2.9%的三年期大额存单,每年利息水平分别是7100元、6500元、5800元,到期可获得收益分别是2.13万元、1.95万元、17400元。
在储户眼中,看似变化幅度不算太大的年化利率,拿到手的收益差别还有能感受出来的。
03
银行理财代销产品多了
多元化特色供给显著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除大额存单的期限、利率变化较明显外,如今各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多元化趋势明显,中小银行的交叉代销情况开始常见。
“1元起购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能接近5%,这里面有青银理财,还有兴银理财,有什么差别?”经济导报记者在位于济南市高新区的一家青岛银行营业网点办理业务时,一位储户前来咨询理财代销事宜。该行工作人员解释,“手机银行APP的理财产品介绍中,有关于青银理财、代销理财的分类。代销理财也是依法成立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售的理财产品,目前我行主要代销兴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
“今年5月下旬监管机构下发相关通知,在理财业务方面,要求中小银行今年控制理财业务规模。”有银行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其实通知包括很多内容,理财只是其中一部分。主要目的还是力促银行理财转型彻底,更希望以理财公司的组织形式开展理财业务。”
经济导报记者留意到,此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2021年年报称,部分中小银行不再发行理财产品,而是通过产品代销业务继续参与理财市场,充分发挥自身在客户资源、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理财产品“超市”,逐渐成为理财产品代销的重要力量。
当前银行理财的产品布局呈现出哪些特点?下半年走势又将如何?“总体来看,产品短期收益变动对理财产品规模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随着净值化转型,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也将随之加大,其相对于基金的优势可能逐渐消失,因此未来收益对产品规模的影响有可能加大;另外,政策因素、代销渠道拓宽以及银行理财门槛降低等因素也会对产品规模产生重要因素。”普益标准研究员陈雪花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重因素作用下,理财产品规模有可能继续保持增长,规模的持续增长对于银行来说既是契机也是挑战,一方面规模的增长能增加产品费用收入,另一方面规模越大,则越考验投资经理的运作能力。
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杰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需结合产品规模、产品经理投研能力、产品过往业绩、产品风格及自身偏好等因素综合选取产品。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商业银行紧跟国家战略,开发设计的“碳中和”、“专精特新”等主题理财产品纷纷“上新”。对此,普益标准研报指出,未来,银行理财产品将围绕国家战略或政策重点扶持领域研发主题理财产品,例如养老主题、绿色金融、新型城镇化建设、“双碳”主题、ESG主题等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将充分发挥大类资产配置优势,通过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设计,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
本文源自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