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 五彩落花流水图盃 《大清康熙年制》款
来源
Sotheby's Hong Kong, 26th October 2003, lot 3.
香港苏富比2003年10月26日,编号3
出版
Julian Thompson, The Alan Chuang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 Hong Kong, 2009, pl. 48.
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48
康熙窰署本朝年款的五彩落花流水图盃,或仅只此对存世,独一无二。另有两对同式瓷盃(径8.2公分),虽也绘饰落花流水图,但落成化仿款,且构图略形拥挤,花瓣、浪水的处理也更显拘谨。其中一对成化仿款例原属 D.C. Pape 女士收藏,售于伦敦苏富比1977年12月13日,编号518;另外一对则属 Corrado Zigone 旧藏,2002年6月18日售于伦敦佳士得,编号31。
对盃妙绘四片瓣叶,交代流水落花之况,极富诗情。落花流水图,取意伤怀青春之流逝,早见于天顺年间。王佐的《新增格古要论》,天顺三年(1459年)成书,其中“古锦”条目中谓:“今苏州府有落花流水锦及各色锦”。到了成化年间,此类织锦更为宫廷仕女服饰潮流,盛极一时。落花流水图,又见于成化窰鬪彩瓷器,然构图较规范,以各色花朵平均地飘落在绿彩水波中,上添彩云挂石榴。参考景德镇遗址出土标本,见《成窰遗珍:景德镇珠山出土成化官窰瓷器》,徐氏艺术馆,香港,1993年,编号C91及封面。
细观本品年款风格,应造于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间,郎廷极任景德镇督陶官期间,器形近类成化窰鸡缸盃,纹饰亦显成化风格,然非单纯傚摹之作,犹见康窰新意。成化作例以鬪彩装饰,本品则撇除青花框线,妙採没骨雅风,上承前朝韵味,却又推陈出新,诚清初郎窰卓绝艺技的佐证。
器形相同、也署康熙六字款的小盃甚是珍罕。参考北京故宫藏鬪彩鸡缸盃,图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五彩.鬪彩》,香港,1999年,图版212;上海博物馆藏五彩没骨蝶恋花盃,收入《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香港,1998年,图版93;Iver Munthe Daae 旧藏例,两度售于香港苏富比,分别为2010年10月8日,编号2604及2015年10月7日,编号3636;以及五彩蝶恋花盃,在2004年4月25日(编号201)及2017年4月4日(编号3104)两度在香港苏富比易手。有关郎窰的讨论,见林业强,〈Lang Tingji (1663-1715) and the Porcelain of the Late Kangxi Period〉,《东方陶瓷学会汇刊》,卷68,2003年,页27-47。
清康熙 五彩釉里红玫瑰纹苹果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来源
Sotheby's Hong Kong, 27th April 1999, lot 422.
香港苏富比1999年4月27日,编号422
出版
Julian Thompson, The Alan Chuang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 Hong Kong, 2009, pl. 43.
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43
本品器形秀美,纹饰素雅,绘玫瑰两枝,展示康熙年间艺匠非凡成就。康熙虽年少登基,却深知如欲得汉族菁英臣服,必须才德兼备,故此潜心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以及科学成就,从中又复兴工、艺,令其沉寂近六十年后再现神采,既遵循传统,同时加入创新技术。
首先复兴者,乃景德镇御窰。铜红娇温,极难控制,自宣德年制成精品后几近绝迹,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窰再度烧制铜红釉器,成就为后人称颂,本品纹饰精巧,更可展示艺匠控制纹饰线条、花纹明暗效果之技艺。
本品纹饰素雅,样稿或出自康熙年间瓷器画师刘源(约1638-约1685年)手笔。派遣画师构思瓷器纹饰,于当时甚为罕见,此举为瓷器纹饰注入新颖创思,所成纹饰参考古今设计,美学风格独具时代特色,其中一项特点,乃仿效书画留白背景,而本品以柔和釉里红为主,辅以釉上黑彩及绿彩点睛,更显花儿纤巧,风格符合当时菁英品味。
本式纹样可见两款,花苞置于主花左或右侧。此类纹饰亦见于另一器形之水丞,其饰或以矾红彩绘成其它彩料。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与一水丞例同载于《故宫珍藏康雍乾瓷器图录》,香港,1989年,图版24及25;另一例图载于约翰.艾尔斯,《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日内瓦, 1999年,卷2,图版148及149。
与此器同款之例,可参考大维德爵士旧藏,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载于《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Ming and Ming Style Polychrome Wares in the 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伦敦,2006年,图版B702;另一例藏于洛杉矶亚洲艺术博物馆,收入贺利,《Chinese Ceramics. A New Standard Guide》,伦敦,1996年,图版579。也可比较玫茵堂藏例,载于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卷2,伦敦,1994年,图版737,售于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7日,编号2。仇焱之旧藏一器,亦售于香港苏富比,先后为1981年5月18日,编号539及1992年4月28日,编号 158。2020年9月22日纽约苏富比又拍出一例,编号114。
图片来源于苏富比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