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瑶
近日,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正式落户北京城市副中心。据了解,这座当前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是由北京绿色交易所(原北京环境交易所)升级而成。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北京绿色交易所自2008年成立以来深耕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和绿色低碳服务平台。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承担全国自愿减排(CCER)等碳交易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交所,建设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
CCER全称是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政策的出台明确了交易所的功能定位,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介绍。目前交易所已经开发完成全国统一的CCER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两系统具备接受主管部门验收的条件。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碳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具有很大潜力。此次北京绿色交易所正式升级为“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朱贺天戈看来意义十分重大。
2011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到了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结构逐渐明确,其中交易中心落地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湖北武汉。
“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上海和武汉的交易、登记中心是基于碳配额的交易,主要参与对象是被纳入管控范围的重点排放行业,带有一定强制性。而北京绿色交易所是基于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的交易,更强调自愿原则。”朱贺天戈表示,作为国家强制碳配额交易的补充,北京绿色交易所的“升级”为更加多层次的碳交易机制提供了可能。这种自愿交易市场对目前碳市场覆盖以外企业的碳减排将发挥很大的拉动作用。
他进一步解释道,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多,碳排量具一定规模,绿交所出让CCER的条件更有利于让未纳入控排、碳排放配额、低碳意识比较强的企业参与碳交易。“从强制到自愿,不断丰富的碳交易机制将绿色低碳逐渐推向市场,推广到全员参与的范围。”
绿色低碳的内涵非常丰富,集中在一点上就是减少碳排放,北京绿色交易所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首先是使碳定价逐步接近其社会成本,谁排碳谁承担成本。王乃祥认为,全国CCER交易平台是服务碳定价逐步接近其社会成本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北京绿色交易所进行CCER交易,可以形成自愿减排的市场价格,为合格的自愿减排项目提供额外的经济激励,将市场主体自愿减排的正外部性内部化。”
尽管当前绿色能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相关技术发展非常快,但成本还是稍高于传统能源。其中高出的部分就是绿色溢价。“北京绿色交易所还将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配合主管部门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倾斜,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王乃祥说。
作为国家级绿色交易所,意味着将会接触更多到中国碳市场投资的国际投资者。如何更好面向国际,北京绿色交易所也有自己的规划。
据了解,北京绿色交易所未来将持续强化碳定价、碳量化和碳金融三大核心能力。在服务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方面,将参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打造双碳管理公共平台和国家级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立反映企业和项目排放量的碳账户体系,创新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促进“一带一路”绿色产业绿色项目合作。
朱贺天戈表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将有助于激发我国低碳减排的内生动力,为创新的绿色资产提供一些交易机会,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碳定价方面的国际话语权。但也面临一定挑战。比如,碳核算机制的统一,定价、清算服务的建立,以及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的完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