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发生一个情况,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上向河南的一些村镇银行存钱,钱取不来,去河南取钱的人还被赋红码,在河南动弹不得,大股东却带着财富跑到美国潇洒去了。
之所以没有把这些存钱的人称为储户,是因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不能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特别是不能异地存款,我印象中去年央行、银保监会还专门联合发了一个文。当然这些存钱的人,后面能不能认定为储户,他们通过第三方平台存的钱能不能认定为存款,后续还需要金融监管部门按照法律来界定。
投资也好,理财也罢,是非常专业、非常严肃的一件事,也是风险比较高的一件事。不能为了高1个点的利息,听亲戚朋友或网上宣传瞎买,别以为大平台、大公司就很安全。这些年的坑还少吗?前有P2P暴雷,现有存在村镇银行的钱取不出来,这些都与国内某些超大型互联网平台脱不了干系。去年以来恒大等开发商发行的理财产品出现兑付困难,恒大可不是一般的公司,一度贵为地产一哥,老板也当过首富。
都说您不理财,财不理您,不理财,千辛万苦攒的钱很容易被通胀吃掉。但通胀吃掉财富毕竟是个缓慢的过程,没有理财知识,不懂投资,瞎买理财产品,之前攒下的所有财富很可能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01
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风险不对等
很多人觉得股票风险大,喜欢买固收(还本付息)类理财产品,觉得本金有保障,利息也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银行存款高不少,殊不知这些产品也不是旱涝保收。筹到的钱,最终会投向特定企业、特定项目当中去,一旦这些企业、这些项目出现问题,无法还钱,大家投入的本金将血本无归。
而且这些企业、这些项目质地一般,想想也知道,如果很优秀为啥不找银行贷款?不发债?不IPO上市融资?不定向增发、增资配股?不找风投要钱?这些方式融资成本多低啊,甚至是0成本。更气人的是,承担着损失本金的风险,企业、项目做好了,给大家伙就几个点的利息,收益风险完全不对等。
固收类理财产品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银行理财,其他比如信托,还有就是企业发行的高息理财产品,等等等。对于固收类理财产品,大家买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募集的资金最终投向哪里,也就是要看清楚底层资产是什么。比如去年开始房地产经常暴雷,投向房地产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就要小心。如果不清楚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是什么,就别买,没有什么钱是必须挣的,对于投资理财,保障本金安全、防范信用风险永远第一位的。
对于就是喜欢固收类产品的投资者,多关注一下债券基金,这些基金会同时买好多家企业发行的债券,个别企业还不起钱,投资者也不至于血本无归。能发行可上市交易债券的企业,质地相对优质,还不起钱的可能性较小。另外更安全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就是国债、国开债基金。
对于债券基金,市场利率(一般指的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上升趋势,买短债、超短债基金,市场利率处于下行趋势买长债基金。还有一点要注意,尽量不要在市场利率高点买企业债券,这个时候一些企业可能出现经营困难,发生还不起钱的信用风险。
02
国有大行收益远超风险
从分红看,国有大银分红极具吸引力,都超过6%,银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2.75%,即使按上浮20%计算,也才3.3%,前段时间暴雷的村镇银行利率虽然高一点但也只有4.85%,做国有大银股东可比把钱存到银行划算多了。更重要的是,定期存款没有流动性,一旦提前提取,只能按照0.35%活期利率计算利息,而银行给股东分红每年都会分一回,流动性好得多。
当然有人肯定会问,国有大行这个分红有保证吗?会不会今年有,明年没有?这几年,上面一直要求银行给实体经济让利,疫情对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行业也很困难,企业经营贷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消费贷都大受影响,这几年按理应该是银行的困难时期。我翻了翻财报,国有大行给股东分红每年都在稳步增长。随着疫情过去,经济好转,未来给股东的分红大概率只高不低。
当然也有人会说,人口减少,住房需求减少,影响住房按揭贷款,而这块恰恰是银行之前20年最优质业务。但大家想想,现在买房结婚成家的年轻人都是1990年前后出生的,现在人口减少对住房按揭贷款影响要在20-30年后才会体现出来。有一说一,现在炒房确实少了很多。
不要觉得以后大家不炒房了,国有大行就不行了,他们也会挖掘第二增长曲线。不炒房了,以后钱去哪?肯定像美国一样,流向资本市场。现在国有大行都成立了理财子公司,帮老百姓炒股、买基金,财富管理可是个大市场。招商银行能做好,国有大行同样等做好,不一定就比招商银行做的差,甚至将来比招商银行做得更好也不是没有可能。
从估值看,国有大行太便宜了,PB(市净率)基本处于近10年最底部区间。这里说一下,银行不同于消费、医药等零售行业,不用PE(市盈率)估值,而是用PB(市净率)估值。
金融是万业之母,金融稳天下安。无论到什么时候,大家都可以对工建农中交邮国有六大行完全放心。当然如果哪位朋友要是对他们都不放心,那也别投资理财了,该吃吃该喝喝,别落个赵本山相声中说的“人没了,钱还在”的下场,开个玩笑。
站在目前时点,国有六大行,收益远超风险,之前一直做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风险偏好偏低的朋友,特别是风险偏好偏低的中老年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除了有6%分红可拿(注意分红每年都会增长),还有业绩增长收益。银行业绩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就算以后企业融资从银行贷款间接融资为主转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绩增速达到GDP增速一半总没问题吧。在估值跌无可跌的情况下,长期持有收益就是分红率+业绩增速,最保守估计6%+3%是多少?大家都会算。当然如果运气好一点,遇到好行情,目前绝对低的估值提升个50%完全有可能,收益就更可观了。
当然有人说,股价跌了怎么办?银行股是A股波动最小的行业之一。另外股价跌了,意味着分红率更高了,有这种好事再多买点呗。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银行ETF是个好选择,特别是熊市时ETF有折价,行情来了ETF有溢价,里外里随便就能多出个20%收益。对于投资国有大行的朋友,买之前比较一下A/H股的估值差,如果港股比A股便宜25%以上,尽量选择港股,否则还是选A股。
这周末市场爆出南京银行的一些传言,对于想买银行股的朋友,明后天先观察一下市场反应,如果下跌,可以过几天市场平稳了再入场。
03
国有大行竞争格局向好
河南几个村镇银行取不出钱,这周末南京银行又爆出一些传言,城商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等中小银行以后吸储,需要开出比国有大行高很多的利息才行,而国有大行可以轻松地以较低利息吸收存款,前段时间网上就传出储户存款搬家的消息。
未来国有大行较城商行、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在经营成本上具有天然优势,也有天然的信任感,未来增设新的银行,监管部门审批也会从严,未来国有大行的市场份额会提升。
以前机构们总说,银行是一个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的行业,在哪存款贷款都一样,存钱就看谁的利息高,借钱就看谁的利息低,至少存钱这个事从今天开始要改变以往的固有认知了。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帮我来个“关注”+“订阅”+“点赞”,也可“分享”给更多朋友。
后续我们还将对食品饮料行业的海底捞、颐海国际、桃李面包、伊利股份、五粮液、中国飞鹤,家电和消费电子行业的美的集团、小米集团、歌尔股份、海尔智家,文具和办公用品行业的晨光股份,金融行业的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清洁护理行业的中顺洁柔、恒安国际、维达国际,人工智能、云计算和智能安防行业的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用友网络、卫宁健康、广联达、大华股份,芯片行业的中芯国际(港股)、中微公司、沪硅产业,互联网行业的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网易、B站,文化旅游行业的宋城演艺、芒果超媒、万达电影、华策影视、中国电影,生猪养殖行业的正邦科技、生物股份,医疗服务行业的通策医疗,医疗器械行业的迈瑞医疗、微创医疗、南微医学、乐普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健帆生物,医药行业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科伦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云南白药、甘李药业,疫苗行业的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医药代工行业的药明康德、凯莱英,体外诊断行业的安图生物、万孚生物,快递行业的顺丰控股、京东物流,殡葬行业的福寿园等进行研究。
文章仅仅记录我自己的感悟、体会,不构成任何买入卖出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