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卡积分规则经历着不断的变化与调整,随着信用卡积分获取渠道的拓宽,隐藏在信用卡背后的万亿积分兑现市场越来越火爆。
撰文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最近一个月,多家银行对信用卡积分规则做出修改,信用卡积分转移线上的趋势仍在加强,这也使信用卡积分有了更多的来源。
招商银行与兴业银行先后调整了信用卡积分规则,加上此前完成调整的几家银行,一场银行信用卡积分的变革已经来临,线上交易正在成为信用卡积分的新通道。
招商银行对现有的《招商银行个人用户积分奖励计划》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启用新版《招商银行个人用户积分奖励计划》,房地产类、教育、卫生、超市、加油、汽车类、批发类商户POS交易无法获得积分,在指定商户网络交易可累计交易奖励积分。
兴业银行也发布了信用卡积分业务规则调整的公告,通过微信支付(财付通)、支付宝、京东支付、美团支付、苏宁支付、小米支付、拼多多支付、唯品支付的信用卡线上交易累计积分,而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理的交易将不予累计积分。
从目前银行对信用卡积分规则的调整来看,线下获取信用卡积分逐渐收紧,线上交易积分累计场景却变得丰富,随着支付方式向移动端倾斜,移动支付占据着更高的频次,银行调整信用卡积分规则似乎成了必然。
面对银行送上的信用卡线上积分大礼,持卡人的小额移动端交易同样能获得积分,许多持卡人手中各银行的信用卡积分动辄上万,这些积分如果不用将是一笔损失。
对于信用卡积分的处置方式,有的将信用卡积分用于兑换银行礼品,有的用来兑换航空里程,还有的因为没有注意到信用卡积分的有效期,使信用卡积分最终化为了泡影。
除了这些用途外,有一部分持卡人认为在银行商城兑换商品不划算,于是通过特殊渠道将信用卡积分出售,为了将持卡人拥有的巨量信用卡积分变现,产生了专门收购信用卡积分的群体。
积分是银行给用户刷卡的奖励,信用卡消费越多,用户获得的信用卡积分相应也会越多,比如招商银行信用卡单笔消费每20元人民币可获得1积分,浦发银行信用卡则是消费人民币1元积1分。
据「支付百科」了解,有的银行每万积分可卖十几元,有的银行的信用卡积分每万积分则可卖到近百元,差距非常悬殊。
实际上,积分兑换现金是市场发展的产物,买卖信用卡积分最早出现于2009年,但由于彼时信用卡市场不够成熟,银行整体发卡量比较有限,信用卡积分交易产业链并不发达。
在人均信用卡持卡量不断增长后,利用信用卡内资金提前消费的情况愈发普遍,银行一方面降低信用卡办理门槛,一方面在通过各种积分奖励和权益维持用户粘性。
由于各家银行信用卡积分的价值不等,因此持卡人也在想方设法将积分价值最大化,有时将信用卡积分出售带来的回报远高于在银行兑换商品。
一位从事信用卡积分兑现的人员向「支付百科」透露,目前多数银行信用卡积分兑现都是起兑分一万起步,支持秒结,工商银行一万信用卡积分可兑换9元、中国银行一万信用卡积分可兑换11元、招商银行信用卡积分最值钱,一万积分可兑换140元左右。
信用卡积分兑现中介打着“愿天下没有沉睡的积分”、“长期高价回收各大银行信用卡积分”的口号,大规模回收信用卡积分,很多支付从业者一边做着POS代理一边回收着信用卡积分。
在信用卡积分兑现市场中,既有通过机器变现的,也有在手机APP中将信用卡积分变现的,这些信用卡积分兑换产品在模式上大同小异,不同级别的合伙人兑换价格是不同的,除了发展团队外,靠收购信用卡积分能赚取差价。
此外,用户在与信用卡积分兑现中介合作时,需要提供包括卡号、姓名、手机号在内的个人信息,大多数中介都是靠谱的,但也不乏用户因信息泄露遭到诈骗。
信用卡积分兑现的确为持卡人提供了一个变现的渠道,目前银行方面尚未对此进行严格检查,信用卡积分兑现仍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