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财知识 >

花旗银行和中国银行(花旗银行和中国银行对比)

2023-06-22 03:01:03 理财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在头条看见彼此#最近,著名的知名银行集团花旗集团(Citigroup)宣布,将逐步退出其在中国的个人消费银行业务,同时花旗集团在中国将不再受理任何新的信用卡或房贷申请。

花旗集团退出中国的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个人存款、个人房贷、个人投资、个人贷款和个人银行卡。这对#头条创作挑战赛#

第一点,外资银行来中国是赚钱的,不是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外资银行来我国拓展业务不仅仅是为了占领市场,更是为了赚钱

曾经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对引进外资银行充满期待,能够引进外资、能够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先进的管理理念,因此,外资银行在我国获得了非常大的发展。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在华外资银行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1年末有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外资银行在69个城市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929家,有外资法人银行41家、外国银行分行117家和代表处135家,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3.79万亿元,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为1.31%。

但整体而言,外资银行在我国的业务发展特别是个人业务发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虽然市场空间大但要实现业务的快速扩张甚至盈利的大幅度增长,也许并不容易。麒鉴在南方某省当分行行长时,当地两家外资银行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甚至常务副省长专门招集会议研究如何给十个亿存款外资银行,以帮助当地外资银行度过发展难关。

花旗银行是最早进入我国的外资银行之一,在2007年4月成为首批注册成为本地法人银行的国际银行之一,目前已经在全国12个城市有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花旗银行这次退出中国市场个人银行业务,是花旗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

2021年4月花旗集团就宣布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共计14个市场退出个人银行业务,地域上包括亚洲、欧洲、中东、非洲和墨西哥,当然也包括中国大陆。在宣布退出中国大陆个人银行业务市场之前,花旗银行已经宣布缩减在韩国的消费业务和在俄罗斯的整体业务。这次退出在华的个人银行业务也许并不意外。

外资银行的业务拓展和市场拓展具有非常强的盈利预期,当市场无法提供盈利预期或者预期下降时,进行战略调整无疑是最有效和便利的方式,特别是个人银行业务往往是调整的重点区域。

同样要说的是,曾经德意志银行在华夏银行入股以后,参股华夏信用卡业务50%,并作为在华业务战略的发展重点。后来虽然信用卡发卡数量远远超过德意志银行的预期,但盈利能力却远远低于预期,最后也是以业务战略调整的名义退出了华夏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直到最后退出了整个华夏银行的股权。同时当时的德意志银行也退出了在印度的信用卡业务。

因此,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和退出中国市场,都仅仅是一种市场行为,同时也说明我国的个人银行业务市场并没有外资银行想象的预期盈利能力,从而难以支撑其在华的业务战略发展。这是外资银行退出中国个人银行业务的重要原因,也许未来还会有外资银行退出中国个人银行业务市场。

第二点,零售银行虽然具有广阔的市场,但零售银行并不是短期能赚钱的业务,各银行向零售银行转型未来如何有待于检验

曾几何时,我国的商业银行几乎都在向零售银行转型,向零售银行转型几乎成为各商业银行不约而同采取的发展战略,虽然有一些银行在内部就如何向零售银行转型左右摇摆之中,但向零售银行转型却成为几乎一致性的战略目标。

但转型的结果却往往是大相径庭,转型成效好的如招商银行一枝独秀,其他银行在零售银行转型的路上虽各有千秋但仍远远逊于招商银行的不可复制,即使后来很多银行都以招商银行为目标打造零售银行体系,但最后目标往往都难以如人意。

原因在于,零售银行的转型和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要实现真正的零售银行业务基础,还要具备天时、地利和人和等多重因素。有的银行以网点作为战略重点,有的银行以房地产按揭贷款作为战略重点,有的银行以员工众多作为重点,实际上虽有一定的成效,可能都不能持续建立零售银行核心竞争力。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来源一直是对公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的最主要的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的主要来源都来自于对公业务,零售银行的客户分散、业务量小、风险偏高才是制约我国零售银行转型的重要因素。2022年11月16日,民生银行公告该行中小企业金融事业部已于2022年10月31日终止营业,这也再一次说明与零售银行相似的中小金融事业部都难以生存,零售银行的发展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外资银行退出中国的个人银行业务并不是从今天开始的,2013年9月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正式关闭其在中国的最后一家零售业务支行—北京华贸支行;此前,苏格兰皇家银行已退出在中国的零售和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新加坡华侨银行也正筹划退出其在重庆的个人业务。2021年4月以来,花旗集团已完成9个国家和地区个人银行业务的出售,包括今年1月28日,花旗集团将在中国台湾地区的个人银行业务出售给星展集团;今年3月30日花旗集团出售了在印度的个人银行业务。

在花旗银行退出中国个人银行业务的同时,花旗银行也同时宣布不涉及花旗中国的企业机构客户业务,将继续坚定发展中国大陆的企业与机构客户业务。这也说明花旗银行并不是想退出中国市场,而仅仅是退出中国的个人银行业务市场。

第三点,我国的零售银行业务还需要我国自身银行的努力,而私人银行业务才是零售银行未来的巅峰对冲战略重点

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19年底我国国民总资产达到574.96万亿元,在全球财富市场排名中存量规模居第二,增速在全球前20大国别财富市场排名第一。2022年9月中国储蓄存款达到了116.53万亿元,同比增长为14.40%;我国居民贷款余额745143亿元,其中以个人房贷余额46.58万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18527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559868亿元;我国银行理财规模31万亿。如此大的个人银行业务市场规模足够让所有的银行为之动心。

而且,我国个人银行业务在银行业务中的占比持续提高,并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根据中银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我国57家A股和H股上市的银行个人业务营收贡献比例从36.9%上升到41.6%;个人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从36.2%上升到40.3%;个人存款占全部存款比例从42.9%上升到45.3%。

但零售银行看起来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能吃到嘴里的,毕竟个人业务需要的成本远远高于公司业务,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远远强于对公业务。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零售银行业务竞争中,私人银行业务才是未来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巅峰对决。而这也将是外资银行未来竞争的重点和难点。

我国私人银行已经形成了17万亿元规模的巨大市场,私人银行客户数从2019年的103.14万人增至2020年的125.36万人,增长率达21.55%。虽然一般定义是金融净资产在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但各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标准并不相同。在形成各商业银行错位竞争的同时,实际上对财富和财富管理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私人银行超1万亿元以上规模的5家银行处于第一梯队,包括四大传统国有银行和招商、平安银行;超过3000亿元规模的第二梯队有交通、中信、光大、浦发、民生和兴业银行等六家银行;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第邮储、华夏、广发、浙商和北京银行处于第三梯队。

私人银行业务由于规模集中、盈利能力较强,这才是未来财富管理的宝藏。以建设银行为例,2021年末私人银行客户资产超2万亿元,零售利润占比超50%。

可以预见的未来,外资银行虽然会逐步退出个人银行业务,但仍然会以不同的方式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强势归来,那时候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个人银行业务竞争可能才刚刚开始。(知识麒博士)

相关内容

花旗银行和中国银行(花旗银行和中国银行对比)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