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之时,朝野上下,全听慈禧一人之命,能得这位高高在上的西太后的注意的人,哪个不是重要人物,可偏偏有一人,身为平民百姓,却值得慈禧亲下懿旨“关照”他。
而这份关照给此人带来的竟是杀身之祸。此人就是沈荩,清末之时最爱国的记者,敢于支持变法,参与革命的有识之士。
但他这样的行为却引来了清廷的不满,直到他揭露了清廷意欲割让东三省卖国求全的事情,彻底激怒了以慈禧为首的掌权人们。
沈荩被下了狱,不过十余天,便被处以极刑,手段之残忍,令人心惊。但他的死,却让无数革命之心被唤醒,虽死得冤枉,但却自有其价值。
以救国为己任
同治十一年,沈荩出生于湖南,家境虽不说大富大贵,倒也算殷实,能供沈荩上学堂,请名师。
而沈荩也真是这块料,在学业上,就没让家人操过心,就连来给他上课的老师个个都夸沈荩聪颖。
如果是单单聪慧过人也就罢了,但沈荩还头脑灵活,甚有想法,在他读书大有收获之后,便准备走入官场。
清朝本就是封建主义为主导,读书人想要为官到也是很正常的,沈荩从岳麓书院求学归来,他的学识自不必说,做一个知府手下的文书,绰绰有余。
要是他能安稳地在官场做官,乱世虽说不准未来,但也没准还能升上两级。可沈荩眼看着国家的动荡,而自己却安居一隅,他自负有才,想要为国家做些事,于是辞官离去。
沈荩有这样的想法,并不是心血来潮,他在读书和做官之时认识了不少有识之士。比如谭嗣同,梁启超,这些人对于当下的国家大有不满,也有试图改变国家现状之意。
这和沈荩可谓是不谋而合,他们在结为君子之交的同时,也在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出谋划策。
此时的大清已经签下了《马关条约》,又是割地,又是赔款,清朝王廷已然失去了完全国家掌控的实力。
作为中国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国家被西方人所掌控。救国救民之事已然迫在眉睫。
朝中的洋务派哪怕已经启动了洋务运动,试图以“自强”“求富”的想法救国于危难,他们兴办了不少企业,但终究是见效甚微。
人民与百姓不做出实际上的改变,想要中国崛起,还是太难了,于是由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发动的戊戌变法开始了,跟他们交好的沈荩自然也参与其中。
但他们的戊戌派所推崇的新思想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尤其是在掌握着大权的那些人之中,这样的新思想,新变革无疑是危及了他们手中的权利与利益。
哪怕光绪帝对他们表示赞同,但真正的掌权人慈禧却极力反对。再加上他们的这次变法,终究是有些冒进了,没能有更完善的组织与领导,最终这场变法革新还是失败了。
可这件事情对沈荩却有着极大的触动,本以为找到了救国的方向,没想到却一败涂地。
他意识到了权利的差距,哪怕大清的朝廷和统治者们再怎么无能昏庸,可国家的大权还是在他们手中。
为了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沈荩便想要去借鉴别的国家的治国方法,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他东渡日本,可却大失所望,不到一年就返回祖国。
文人也能动武,奈何失败告终
虽在日本碰壁,但沈荩心志不改。
回国之后,他再次联系了之前共同致力于维新的好友唐才常,他们有相同的志向,大到救国救民,但往小了说,却也想为当年惨遭毒手的谭嗣同报仇。
早在日本之时,唐才常便已经有些想法,还暗中联络了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他们曾共同商议救国之事,唐才常有心武装起事,得到了康有为等人的认同。
沈荩联系唐才常的时候,唐才常正是最需要用人的时候,他们的救国同盟“自立会”在不久之后正式成立,这个自立会虽说是自立,但在其中可不只有他们这寥寥数人而已。
他们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发展壮大到了十余万人参与到自立会中。
沈荩在其中任重要干事,参与会内的大小事情决策。
沈荩所在的这个自立会,并不如小帮小派那般,他们是有追求的,所求是“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
对于清朝对西方国家的一次次退让,那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与决策,是他们所不耻见到的。他们认为满洲政府早已不配去执掌这个国家。
此时,虽然慈禧太后早已带着光绪帝逃出皇城,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皇室从高高在上坠落凡间,还是有不少守旧派追随慈禧他们的,而自立会便是站到了这些守旧派的对立面上。
当自立会真正决定大规模起事的时候,却遭遇了镇压。
沈荩他们最初策划着出兵北上伐幽燕,本以为清朝势微,但何曾想到清朝这些人们早已对西方帝国主义的恶人们屈服了,他们本身虽然无能,但却找到了靠山。
哪怕知道沈荩他们将要有所作为,但慈禧等人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自立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人多势众,但说到底只能算是民间组织。在有枪有炮的帝国主义眼里,这点势力还是不够看的。
他们起事开始不久便接连失利,粮草本就不足,弹药更是不能与外国人相比。他们本想夺下汉阳兵工厂给自己补几弹药,奈何遭遇了张之洞勾结英国人直接给自立军迎头一击。
为保证自立军在未来不会卷土重来,张之洞便想将他们彻底击垮,他直接出兵,残忍的以武力镇压。张之洞与英国人的突然袭击,让唐才常、傅慈祥等人措手不及。
这一次张之洞不止剿灭了自立军,就连领头的唐才常等人也被他抓了,并且被就地处决了,连他们的亲人都没被放过,株连的人数之多令人心惊。
而沈荩由于当时率领自立会的另一批人马在新堤,不在汉口,并未与张之洞等人正面对上才逃过一劫。
这一次的自立会事件远比戊戌变法那一次的动静要大,虽然又一次失败了,但却让沈进看到了希望,因为那些未被株连的曾经的自立会成员,他们依然奋战在救国一线,为革命事业奋斗不止。
放下枪杆,拿起笔杆
沈荩虽未被抓,但也上了通缉名单,他之前作为自立会的干事,认识他人也不在少数,由于目标过于明显,他不敢继续行动。
但他已经想清楚了,若想救国,还是得有命活下去才能继续行动的。
于是他在风波稍过之后,从武昌悄悄返回上海,哪怕他的名字还在被通缉的人员名单上,他也没有选择完全静默,什么也不做,绝非是他的性格。
可上海此时早已经混乱不已,敌人的眼线众多,认识他的人也多。为了能够方便自己行事,沈荩放弃了在上海继续革命的想法。
他北上至北京,在北京知道他的人少,自然也不会有人把这个充满书卷气的年轻人与曾经自立会带兵起义的那群人联系起来。
到了北京的沈荩事方便了许多,而初入北京,为了能够快速打开人脉圈子,更有利于得到消息与情报,沈荩花费心思结交各行各业的人物,达官显贵也有,市井商贩也有。
他尽力周旋在其中,表现得一副乐于交友的和气模样,但沈荩骨子里还是当年那个有主意有想法的稍显张扬的性格,与他结交的人越多,对于他隐藏身份也就越不利。
这中国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沈荩的真实身份还是被人所知道了。
但说到底,沈荩无非是触动了最上层那些人的利益。于他身边的这群人没什么影响,他们自然也不会自找麻烦去揭露沈荩的身份。
沈荩在北京给自己找了一份看似平常,实则消息最为灵通的职业----记者,他身处报社,各路新鲜事总能最先知晓。
而作为记者,沈荩也有自己的线人会给他时不时地提供一些消息。
本就十分有学识的沈荩做起记者,撰稿写文自然不在话下。他的文章精湛之余也颇有看头,他很会抓住读者的眼球,一时间沈荩竟然混成了名记。
有志者,身死,心不悔
而接下来的这则要了沈进命的消息,便是由沈进结识的一个清朝权贵子弟给他提供的。
本意就是想分享一些小道消息,没想到却让沈荩顺藤摸瓜,挖出了一个天大的丑闻。
这位公子哥对救国事业不感兴趣,但却对沈进写文章的能力很是佩服。当时他跟沈进说的是听说清政府要和俄国签订条约了,无非是想让沈荩在报纸上出言嘲讽一番。
可沈荩却在其中嗅到了一些不寻常的意味。当时大清朝才与俄国签订了《俄国撤兵条约》不到一年。
按理来讲,俄国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就应该和其他的西方联军一样从中国撤出,因为他已经在条约之中获利不少。
可俄国却仗着自己紧邻中国的地理优势,还想从中国搜刮好处。就比如东三省,便是他们觊觎所在。
可一块蛋糕本来说好了如何分,沙俄却想再咬上一口,其他国家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再加上东三省此时已经有心反抗,沙俄的这份野心只能作罢,最终与大清朝签订了明文条约,关于沙俄撤兵一事已成定局。
一直关心国家局势的沈进自然对这条约的细则知晓得清清楚楚。可眼看一年过去了,沙俄并未按条款撤兵,而是再次企图霸占沈阳。
可清政府却对此没有明确表态,此时再传出清政府又要与俄国签订条款,沈荩已经能想到那些掌权者卖国求全的无能嘴脸了。
好在条约暂时还未签订,一切还有转圜的余地,于是沈荩便想着要阻止这这件事情,他要用民心民意来动摇上层决策者的决定。
他又是找人,又是打点关系,终于搞到了这次清政府要与俄国签订的条约细则。
未看到的时候,沈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清政府以慈禧为首的这群人,竟要割让东三省给俄国的时候,沈荩还是被震惊了。
那可是东三省,不是一点点小地方,再者说自己的国土,怎可轻易地让于他人?
沈荩对此愤懑不已,索性直接将条文原版登报,让所有的百姓都看到清政府的无能行为。
而他所登出的这篇文章还被其他国家的媒体转载,这回鄙视清政府的不再是爱国的新青年们了,就连日本也在暗中嘲讽。
如此丢人的事情被爆了出来,清政府本就不高的社会地位一降再降,而慈禧等人面对的便是民众的一片骂声。
就这样的舆论之声使得沈荩的目的达成了,这份条款当时并没有签成。
可沈荩却把自己置于明面上,成为了慈禧等人的眼中钉,再加上之前自立会的事情,清政府对沈荩恨之入骨,派出不少兵力,势必要抓到他。
很快,沈荩便被羁押入狱。
但是他对自己曾经所做的事情,没有一丝悔意,面对着审讯他的人的大型伺候,沈进也没有一丝屈服。
他这个态度直接就被审他的人上报给了慈禧,慈禧愤怒至极,下令将沈进杖刑致死。
这是何等的折磨与残忍,但面对慈禧这样的决定,沈荩依旧无动于衷。
当时有报道称,沈静行刑当天被打得血肉横飞,连行刑的人都不忍直视,但沈荩却从头到尾没有一丝求饶之意。
整整打了他四个小时,他却没有讨饶,最终行刑者还是用绳子直接把沈荩给勒死了。
这四个小时,得有多大的意志才能挺住不吭一声。
沈荩所经历的这些折磨很快地便被传遍了整个北京城乃至全国,以沈荩为傲的有识之士们纷纷为沈荩发声,谴责慈禧等人。
而慈禧面对着群众的骂声,最终也只回复八个字,“株连良善,致离人心”。
不知道她是真的有悔意,还是为了缓解民情民意。但都已经不重要了。沈荩都已经回不来了,可他虽然牺牲。
他的命却给东三省的无数人民换来了短暂的安宁。他的精神与意志也留在了不少爱国志士的心中,成为了他们为革命奋斗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