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分布图
明清两代,晋商文化显现,显赫的大家族崛起,始自晋南,上党到晋中平川,从南到北,延绵不绝。延至满清,康乾雍盛世已有榆次常氏、灵石王氏、介休范氏等大富豪的出现,晋富资产达数十万两白银者,有13家;资产超百万两、富可敌国者,有9家。
咸丰初年,御史章奏折中所称太谷孙氏,有资产二千万两白银,曾为海内首富,其余多家皆在晋中的介、平、祁、太、榆五县,清代富商资产,这里最靠南边,也是发迹最早的当属灵石县的王氏家族。
灵石王氏家族
在晋商巨富家族中,最先发迹的是灵石县静升村的王氏家族。灵石县静升村位于晋中市最南端,距离太原有300里地,地处汾河中游,晋中和临汾两盆地之间。县境东部属太岳山区,西部是吕梁山区,汾河自北向南切测韩信岭,形成一条狭长的“雀鼠谷”(古战场之一)。
静升村卫星地图 地理位置优越
民国《灵石县志》记载:“隋开皇十年(590),立灵石县,当时兴工挖河,获一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相传石上有“大道永吉”四字,今己磨灭。”又记:“灵石僻在万山中,财货不通,其人勤苦,多至盖藏。”
静升镇,古名旌善,位于县境东北15千米,与介休县毗邻之处,距绵山仅6千米。镇东1千余米处有介子祠,明末傅山先生曾题诗描写附近景色:“青松白松十里周,松青松白祠堂幽。”
静升镇属丘陵地带,山势平缓,负阴抱阳,三面青山环抱,四季溪水紫绕,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明清时代,镇上已有一条横贯东西的5里长街:直至民国时代,静升一直是县内第一大镇,全镇居民现有2万余。在“九沟八堡十八卷”的民居建筑群中,文庙以西的两沟(富足沟、肥家沟)、六堡(崇宁、凝固、恒贞、视履、和义、拱极)、五巷(拥翠、钟灵、拱秀、里仁、锁瑞)均属于王氏家族。
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是清代晋商的富户之一。因地处偏僻,且未曾开办票号,故名声不甚彰显。王氏家族的资产总额,乾隆年间应该已有数十万两白银。道光年间开始败落,至光绪年间基本破产。
灵石王家大院的日落
豆腐起家 风水宝地
静升王氏家族共3支:约于宋代已定居静升村龙凤岗前朝阳堡的是“中王氏”,中王氏在明末曾出过进士王之祯和举人王之栋、王之度,后来族人大多外迁,村中现在所剩很少,清道光年间在杨树沟所修宗祠名“兵宪祠”,存有碑石;
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3)由灵石县禹门外沟营村(今富家滩镇沟峪滩村)迁来定居村西的是“西王氏”,现约3000余人,村中现居住约2000余人,曾有5座祠堂,现存3座;
元代还有一支由介休城南迁来定居于村东的“东王氏”,现在村中居住约1000人,明代所修宗祠在敬阳巷前,现有清代重修碑。其中西、东两支均为太原王氏宗裔。
而后来成为大富豪的是“西王氏”的那支。西王氏的始祖王实迁至静升定居后,家族繁衍,历经6个多世纪,至今已传至二十八世。
王实,字诚斋。他初居静升村时,在村西挖掘3孔窑洞,以租地当佃户为生,空闲时垦田荒地,时间长了,也就有了几亩薄田,成为自耕农。王实除了种庄稼外,还兼营豆腐,他精磨细作,做的豆腐坚而不硬、嫩而不酥,加上他人如其名,经商童叟无欺,处世诚恳和蔼,因此人们都愿买他的豆腐,生意越做越好。于是王实就在静升村安身立命,娶妻生子。
关于王氏家族(指西王氏,下同)在静升镇定居生息,《王家大院》记载着一段传说:“王实以经营豆腐为业。一天外出叫卖,路上见一老翁病倒于草丛中,急忙上前扶起,背回家里,延医问药,悉心照顾。待老翁病情好转,又害怕他离去后病情复发,坚持留他小住,每日依旧恭敬侍养。老翁既感王实救命之恩,又感其待人之诚。有一次老翁信步登上黄土高岭,一览静升全貌,忽然发现九沟聚会之风水吉相,正惊叹间,天幻异象,耳际好像听到凤凰清音,起伏不绝。老翁因而跌坐于地,屏息静养,以手为罗盘测定佳地,归来一一细授王实。老翁走后,王实依言迁来,始造建筑,果然从此人丁繁旺。”
王实有了点钱后,就开始在那三孔窑洞两侧修建“植槐”、“拥翠”两座宅居,而后子子孙孙一直扩建修缮,也就成了后来的“拥翠巷”,当地人称“王家巷”。
明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山西商号的快速崛起,使王氏逐渐从耕读世家转向商宦世家。王氏族人外出经商约起始于景泰年间(1450~1456),六世王贤已是“本乡富家翁”,所居院落向东、西两个方向继续拓展。而距今500年前的正德年间(1506~1521),王家在静升镇已有商号“宝和楼”,创办者是八世王可才,主营金银器和饰品的手工制作。
从第十世起,王家开始经营棉花、杂货和典当行业,但属初创时期,不具规模,家族经济仍以农耕为主。隆庆五年(1571),塞外轶但族俺答部求和,塞上开始“互市”,王氏十一世王新命和十二世王大纪、王大清等人抓住这一机遇,投靠霍州皇室朱千聪,并与族人、村人联手,北上贸易于长城关口,或开典当,或营京货,在晋、京之间连年苦苦奔走,资本增多,逐渐成为巨商大贾。
王家大院的砖雕
万历年间(1573~1619),十三世王炳然开始办粮庄,这时的业务已开展到河北省和河南省。王炳然留有家训,“买卖不争毫厘,生意全凭信义”他的粮庄,日常秤平斗满,灾时减价平柴,轻利重义,很得民心。
明末,静升王家在士农工商各界已颇有业绩。天启年间(1621~1627),王氏家族已是一方富绅。在农耕和经商的同时,十分注重对子弟的教育。从第八世起,读书人逐渐多了起来。崇祯年间,李自成揭竿而起,社会剧烈动荡,许多晋商在这场战乱中损失惨重。王家为了抵御匪患,保全财产和性命,在“王家巷”后的山梁上修筑了“凝固堡”(俗称“上堡子”)。这种极有远见的做法,使得王家不仅未受到大的冲击,而且相安无事、平稳渡过朝代的兴替,继续向前发展。
“凝固堡”(俗称“上堡子”)
康乾盛世 融通四海
在清朝初年的的时候,世事沧桑变幻。十三世王兴旺与侄儿王谦受、王谦和,在商场大显身手。
王兴旺经商于晋、陕、蒙、豫、冀、鲁一带,看到平原地区遭受战乱,畜力极为短缺,便瞄准这一商机,携同子侄王斗星、王烈星贩卖大牲畜。他们凭着胆识、诚信、资本等,不仅打通了官设的关卡,同时结交了很多当地官员和当地的乡绅,疏通了北方贸易通道,资本日趋雄厚,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商。
康熙四年,王家首建“拥翠”、“锁瑞”两巷住宅;10年后又建了义安院。到了十四世,王谦受、王谦和、王谦让、王正居、王谦美兄弟五人天赋高,思路宽,有胆略,为王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里程。兄弟有分有合,或聚或散,长兄和老三外出经商,其他人留守家园,经营田地,课读子弟,处理家务,兄弟五人“里应外合”,从而奠定了了王家称雄时代的基业。
王家大院
康熙十二年,三藩叛乱,宁夏兵变,陕甘王辅臣成了骑墙派,清政府急需军马粮草。消息传来,王氏家族抓紧机会,将刚从蒙古牧民手中购回的24匹良马,送到平阳府支援官军,即受命为清军筹集军马粮草。兄弟二人约同族叔王兴旺及同辈王斗星、王烈星、王懋躬、王肃等,从塞外购马,中原集粮,全力以赴,报效朝廷。康熙十五年,平定三藩之后,论功行赏,王氏家族受到朝廷的褒奖,声震京畿,名噪一时。
此后,王氏家族搭上了清朝势力,生意越做越大,一直做到了北京。随着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加,王氏家族将原来分散的宅院联成里仁、拥翠、锁瑞、钟灵、拱秀5条巷,宅居延至文庙之西。静升王家很快发展成为闻名遐途的豪族,同两渡何家、蒜峪陈家、夏门梁家并称为灵石四大家族。
重视教育 热心公益
在古代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背景下,王氏族人在重视自家教育的同时,也对静升的文化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八世王佐才于康熙元年(1662)在静升镇东南的柏沟村办义学,并购田20亩(合13300余平方米)以解决塾师的薪酬,使王氏和乡里的贫穷子弟得以就学。
十四年(1675),王斗星捐金,重修静升镇文庙,意在使乡党尊儒尚礼,重振文风,多出英才。雍正年间(1723~1735),王生炳开办私塾,捐银千两作为私塾基金,以奖励子弟和乡人勤学奋进。继而十六世王中立出资三百金,交户中生息(基金会原型),为族中士子会试之费,以鼓励士气(奖学金原型)。王家从十五世王梦简开始,或正途科考,或异途捐保,或祖德荫袭,“功名磊落者代不乏人,身列儒林名登仕籍者五十余人”。
王氏家族的流水账
成为望族之后,王氏族人很愿意修渠铺路,造福桑梓。清初,王佐才等人在静升村南小水河修“通济桥”;王立极在富足沟口创修“锁浪桥”。康熙初年,王谦和、王梦鹏等在静升村南小水河修“王公桥”。康熙四十八年(1709),十六世王寅德“慨然施己百金”,请村中纠首管理生息,修筑渠道;六十年(1721),灵石县学毁于洪水,十五世、邑摩生王麟趾独力修聋。静升村南有田千亩,无渠灌溉,雍正四年(1726)王麟趾又捐资置静升村东南滩地20亩(13300余平方米),掘池筑坝,环池植树,蓄水通渠,使圆乡同享水利,泽惠至今。十六世王生炯济困扶危,多次出资代营族里间婚葬,每逢岁歉还要捐钱粮账饥:他还热心于修桥铺路,对邻境的霍州和介休,也慷慨捐资,以成其桥、路之事。
财源滚滚 大兴土木
王氏家族中颇有谋略的王中极、王奋志、王如琨等人,都为子孙谋求到了签发盐茶专卖证书的官职。如十七世王凤山任甘肃凉州庄浪茶马同知,王讷任山东盐运司滨乐分司运同;十八世王锡蒲任甘肃宁州知州兼理平凉盐茶同知,王臣敬任长芦盐运司天津分司运同;
二十世王鸿渐任两淮盐运司经历……这些官职品级虽不高,但可向王氏商人提供许多优惠,从而使王家在盐茶专卖上大获其利,收入相当丰厚,经济实力空前绝后。王氏官商相连,商贾活动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直至闽粤沿海和云贵高原。
据史料记载,传统的王家商号名称基本从“广聚万德,晋天永恒”八个字开头,如“广顺号”、“聚仙楼”、“万丰公”、“德和源”、“天泰号”等,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诸如“宝和楼”、“延寿堂”、“裕源当”等其他名号的商铺。
“聚仙楼”由十六世王中辉于乾隆初年在静升镇开业。王中辉善于研制药食药膳,用以补气补虚、正元固本,因此商号经营以药膳、药酒为主。
“天泰号”茶庄,由十七世王切于乾隆年间在苏州创建。茶庄直接从浙江、福建、安徽茶区进货,同时着专人在南方窖制茉莉花茶,分列品级,运往京津地区销售。天泰号的茉莉花茶在当时的北京颇有影响,无论官宦政要还是平民百姓,很少有未品尝过的。
“裕源当”,由十六世王湛于乾隆年间在四川创办。一开始只是一个本小救急的当铺,因为经营中公平诚信,发展迅速,分号遍布皖、鲁、冀、豫、浙、川和广东雷州半岛等地,形成包括房地产、借贷、囤粮在内的一家基业坚厚的大商号,200余年不衰。
乾隆年间,王家还开办了“源盛公”钱庄、“延寿堂”药庄,在北京开办了“存厚堂”药庄。
随着家族商业规模的稳步扩大,王氏族人的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相应提高。乾隆元年(1736),十六世王福齐获“恩进士”;三十六年(1771),十九世王舟来考取武进士(曾任介休守备,后获罪被斩);嘉庆六年(1801),十七世王济众考中举人。乾、嘉两朝,王氏人丁上千,“至有产数万者、数十万者,余亦能饶裕自给。仕宦为郎或刺史,分宪何其盛也”。于是,王氏家族更加重视宅院的建筑和修整。
乾隆四年(1739),王家在东山梁上建起“恒贞堡”(即“红门堡”),有院落88处,房屋近800间;十三年(1748),向南扩建凝固下堡,俗称“小堡子”,上下两堡,堡中套堡:十八年(1753),在村南又建“和义”、“拱极”两堡;乾隆末年,建成“铁门院”。嘉庆元年(1796),任职刑部山东司郎中的十七世王汝聪与在山东经商的弟弟王汝成送回一笔巨款,要管家在文庙后的高家崖破土动工。16年后建成“视履堡”住宅群,总体面积19572平方米(近30亩),计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倚山建堡,鳞次栉比,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庞大的“王”字。主院“凝瑞居”和“敦厚宅”都是三进式四合院。每院除有祭祖堂和绣楼外,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养正”和“丽正”)院,并有共同的桂馨书院、花院、长工院和围院(家丁院),周边堡墙紧围。至此,静升王氏家族历时140年,大兴土木,东扩高升,修建了拥翠、锁瑞、拱秀3巷,崇宁、拱极、恒贞、视履4堡,以及孝义等5座祠堂,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
“恒贞堡”(即“红门堡”)
后来的故事
王氏家族二十一世王兰祺(小名“帘儿”),竟成为梁上君子。据记载,王兰祺某次偷盗返回,点火取暖,不意招致火灾,一场大火烧彻了半空,将两座客厅、两处绣楼化为灰烬。而此人在抗战时却还曾飞身入院,引游击队活捉汉奸,立了一功。但解放战争期间,他又往来敌区,贩卖毒品,甚至无耻出卖情报,最后被民兵发现,当即处死。
抗战前,王家还有大商号10余座。抗战爆发后,恒贞堡富户举家南迁,有些宅院人去楼空。和义堡被日军用作据点,不少精美建筑遭到破坏。视履堡凝瑞居后院曾被日寇火焚。1946年解放战争中,阎军保安团将恒贞堡作为据点顽抗,在激烈的战斗中堡门被炸翻,解放军全歼敌人。
王氏后裔在抗战前期将静升镇和北方各地的商号全部变卖,携金银财宝及9个子女迁至四川,又将十六世祖王湛在清代开办的裕兴昌当铺、裕泰盛钱庄、谦益恒绸缎庄等10余座大型商号悉数变卖,维持生计。王氏二十二世的长子毕业于燕京大学,曾留学日本,解放前为四川省银行行长;其余子女及后人遍及北京、广州、重庆、武汉等地,有的还移居到香港、台湾,甚至远赴美国定居。
“土改”中,静升古镇的豪宅大院全部分给了贫下中农。农家居住期间,大院主体建筑基本保持了原貌。20世纪50年代,供奉在王家祠堂的“龙头拐杖”被一位农民改制为二胡使用,自此王氏家族基本上和王家大院没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