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春水绿
两岸荔枝红
一所建于1899年的“百年老院”就伫立于荔枝湾畔,很多街坊在这里出生,不少老广还会亲切地将她称为“市二”。如今,她的名字叫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简称“广医三院”)。
1899年,女医生富玛利博士带着几位学生,在西关存善大街教学行医,并在一间赠医所的基础上创办了广东女医学堂。这便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前身。
当时,学堂与医院合为一体,老师既担负着教学任务,也要行医诊病。富玛利既是老师,也是医生,还为女医学堂的建设多方奔走募捐。1902年,为纪念美国人夏葛捐募款项建筑校舍,女医学堂改名为“夏葛女医学院”。
20世纪初夏葛医学院全貌
作为医学院的附设教学医院,1902年4月23日,柔济医院举行了落成和命名典礼。
柔济医院创立的宗旨,“一则为医校之实习场, 一则为妇孺疗养所”。《发现·柔济》一书中介绍,医院最初中文名为“道济”,取其传道、以医济世之意。但当时清政府驻美公使梁诚先生与富玛利有旧,来游医院,建议改名“柔济”,因“道济”二字与粤语方言“刀仔”音相近,而西医外科动则剖解,当时俗人所惧。为避忌讳,院方接受了梁诚先生的提议,将医院更名“柔济”。“柔济”之名听起来容易亲民,且与医院早期专门诊治妇孺患者的特征相吻合。
早起柔济医院全貌
中国近代的妇女生产时,通常由接生婆来进行,没有科学的消毒技术,产妇可谓听天由命。一旦难产,送到医院时往往回天乏术。广州有句俗语:“生仔如见阎罗王——隔张纸”,正正说明了这点。
柔济医院以妇产科为主,技术蜚声在外。医院史料介绍,产科采用新式接生法,降低了产妇难产的风险,为推动中国助产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早期妇科已能做子宫肌瘤割除术、处女膜闭锁切开成形术、子宫颈裂修补术等难度高的手术。1914年,富玛利、女医生夏马大和中国女医生罗秀云一起,为一名患者切除了47公斤盆腔肿物,标本被送往南京展览,引起轰动。
医生在为患者做检查
柔济的女医生们如梁焕真、罗秀云等人,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积极的社会运动实践,更是赢得广泛赞誉,为广州地区女性解放、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不断的发展之下,柔济医院开始在门诊实行分科管理,设置了更专业的科室门类,并逐渐兼收男病人,成为一所男女共治的普通医院。
医院病房
1931年,当时的夏葛女医学校及柔济医院移交中国人自办,医学校改名夏葛医学院;1936年7月,夏葛医学院归并岭南大学,与博济医院筹备组建孙逸仙博士医学院。柔济医院则继续营业,即使抗战期间,医院也从未停办过一天。
四十年代的医院门楼
作为一间“百年老院”
广医三院历经岁月的洗礼
与许多近现代名人有过不解之缘
孙中山先生视察柔济医院
1912年,夏葛医学院及其附属的柔济医院成立已有十年,在华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当年,夏葛医学院校长富马利女士致函孙中山先生,恳请其参加当年夏葛医学院学生的毕业典礼。幸运的是,这一邀请果真得到了回复!5月15日,孙中山先生以黄埔军校总理的身份如期亲临参加毕业典礼,视察医院,向员工发表演讲,并与全体员工合影留念。
孙中山先生莅院演讲留照
第一只温箱救活彭加木
1925年初夏,一位叫彭炳忠的小伙带着怀孕七月的妻子,乘小艇来到广州荔枝湾码头,行色匆匆。原来,怀孕的妻子突然出现了临产的征兆,于是两人急急忙忙雇了船,赶往广州。下船后,孕妇很快被送进荔枝湾畔的柔济医院。
刚到那里,彭炳忠的妻子就分娩了,生了个男孩子,才三磅重!大家都很担心这个又瘦又小的早产儿能否哺养大。很巧,柔济医院刚刚进口了一只温箱,这个早产儿便成为温箱里的第一位“居民”,得以存活。彭炳忠为孩子取名为“家睦”,即“家庭和睦”之意,这就是后来的科学家、探险家彭加木。
早期柔济医院与荔枝湾涌
1954年,柔济医院由广州市政府接管,改名为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始了人民医院的新生。2006年,医院更名为“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3年更名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医三院老建筑林护堂
现在,广医三院已是有12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医院了。从1899年到2020年,从救助妇孺的小小学堂,到综合实力强大的三甲医院, 百年不变的是守护健康的一颗柔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