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徐春培 刘梅芳
嘉宾
白澄宇 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业务三处处长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融资项目办公室主任
梁 擎 广东惠东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霍俊树 内蒙古开鲁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吴德明 江西龙南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华 飞 江苏兴化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
扩大消费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力地促进了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农民富裕,更大力度地拓展农村消费信贷服务,农民有需求,也具备物质基础。农商银行、农信社要发挥优势禀赋聚合更多资金资源,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为拉动内需、助推城乡融合发展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踏出一条通往幸福美好生活的宽广大路。
谋大势:政策春风催生消费信贷新机遇
农村金融导刊: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有何重要意义?
白澄宇:消费信贷是市场经济和金融业务发展的必然产物,指放贷机构(银行、金融公司等)提供给自然人(非法人或组织)个人消费目的的贷款,让消费者在当期资金实力不足以全额支付商品或服务的情况下获得资金支持。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消费信贷从衣食住行拓展到文化娱乐,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既满足了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对拉动内需,形成生产—消费—生产的良性循环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农业的周期性导致农民收入的季节性强,造成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与实际收入存在较大时间差,如农忙时节,农户急需资金春耕秋收,缺少资金用于个人消费,而个人消费信贷刚好弥补这一空当。但是,部分农村地区因信用机制尚不健全,农村消费信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务必审慎,以谋求可持续发展。而且,消费信贷只是促进了消费,并不能直接增加农户的收入,乡村振兴更需要促进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
梁擎: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不断完善,城乡经济循环的堵点、痛点将进一步打通,农村消费潜力将极大地释放,形成城乡完整内需体系;另一方面,农民衣食住行等生活质量需求日益提升,对金融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
霍俊树:我国农村市场广大,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增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有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系,缩小城乡差距,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华飞: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随着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实施,2021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9.1%,其中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达65.4%,可以说,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拉动内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长期以来,农村因欠发达的消费环境导致人口流出、财富流出,而发展农村消费信贷,是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建设完善农村消费产业、消费环境的重要辅助措施。
农村金融导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等一系列政策,为县域农村中小银行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梁擎: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明确,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强调,要优化金融服务,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一系列利好政策为农商银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村居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必将加大农商银行数字金融转型升级力度。二是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会带动投资需求扩大,传统农业升级改造、农村制造业发展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将为农商银行带来发展空间。三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协同推出,为农商银行深耕“三农”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撑。
吴德明:一是国家配套出台向农村中小银行倾斜的利好政策,有利于农商银行将更多的资金回归本源;二是地方财政资金的投入,民生消费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农商银行在消费市场大展拳脚;三是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农商银行加大在消费、民生领域的投入。
华飞: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农村物流建设,加强电子商务下沉,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这充分说明,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将反哺农业、工业生产与国内贸易、物流配套的发展,由此带来的产业升级必将带动农村消费信贷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增长,这对长期扎根“三农”的农商银行而言可谓恰逢其时。
农村金融导刊:国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致力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农村大众消费能力有何提高?表现在哪些方面?
霍俊树: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逐步减免农民税负,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一是消费结构趋向多元化,由满足生活需要向追求生活质量转变;二是消费观念积极转变,由注重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三是更加注重个性化消费,由生存消费向发展方面转变。
吴德明:龙南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县城面积扩大3倍,城镇化率已达到60%,大众消费能力明显提高。一是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按揭类、装修类信贷业务快速发展;二是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三是更加注重教育投入,学区房、母婴用品等消费升温;四是农村消费渠道多元化,数字消费快速发展。
华飞: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到2020年间,农村居民家用汽车保有量稳步增长,而摩托车保有量则逐步下滑,两个此消彼长的代步工具,说明农村消费呈现升级换代趋势;2018年6月到2021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由36.5%提升至59.2%,曾经巨大的城乡信息鸿沟逐渐被填平。这些都反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正不断提高。
农村金融导刊:近年来,农村消费信贷是否已经“火”起来,实现实质性突破?
吴德明:随着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日趋成熟,龙南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龙南农商银行深耕本土消费市场,无论是在信贷规模,还是在服务方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突破,2022年一季度投放消费类贷款1.5万户、12亿元,余额占比18%。从局部区域看,农村消费信贷已日趋红火。
谋当下:助力“鲤鱼跳龙门”尚需打破制约瓶颈
农村金融导刊:在拓展农村消费信贷方面,农商银行、农信社开展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果?
梁擎:惠东农商银行探索推进“三专”工作法,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风险可控的农村消费信贷体系。一是开发专属产品,“装修贷”“车位贷”“悦农E贷”“惠农E贷”“薪易贷”等产品琳琅满目,4月末消费贷款达18.6亿元,同比增长1.2亿元,增幅为6.7%。农户消费贷款占农户总贷款的60%。二是组建专业队伍,组建逾120人的“金融特派员+网格员+金融人才”专业团队,累计建档11.2万户。三是创立专门文化,引导信贷从业人员大力弘扬“三气”(正气、骨气、勇气),务必过好“三关”(金钱关、人情关、领导关),努力重塑“民主、高效、廉洁”的信贷文化。
霍俊树:开鲁农商银行“四部曲”拓展农村消费金融:一是“培土”,通过“客户经理+助农点+流动服务”服务模式,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搭台”,加大智能柜台等电子机具推广运用;开办“不动产+银行”一站式服务窗口、免费代理企业注册登记业务等。三是“施肥”,开展信用乡镇建设,共评定信用乡镇12个,同时以富民卡为载体推进全域授信。四是“固根”,探索“党建+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组织共融、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抓、难题共解等方式,激活农村金融消费。
吴德明:龙南农商银行着力抓好三大卖点:一是产品。聚焦消费领域,以居民贷、消费贷等“百福系列”信贷产品为抓手,为客户量身定制消费金融产品。二是科技。推进个人小额信用贷款线上化、智能化和标准化。三是服务。推行驻村金融辅导员制度,“一村一员”零距离提供“管家式”服务。
华飞:从最早用于农村建房、装修的个人担保消费贷款,到针对大宗消费品分期贷款与贷记卡小额分期的信贷业务组合,再到当前可灵活选择还本付息方式的“阳光e贷”家族产品,兴化农商银行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阳光e贷”备受欢迎,五年累计用信105亿元,当前用信4.23万户19.7亿元。截至2021年末,评级建档32.85万户110.1万人,导入适龄白名单家庭15.21万户。
农村金融导刊:在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中,遭遇哪些困境和瓶颈?症结何在?
白澄宇:一是“用途”受限。消费信贷与小额信用贷款不同,前者必须明确消费用途,且必须用于指定的消费项目,而后者则不需要明确用途,实际业务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更能被大众接受。我们在开展扶贫小额信贷试点时发现,有时很难区分农户借款的用途,比如借款购买厢式汽车,既可以作为日常交通工具,也可以作为农用运输车辆。针对农户家庭的小额信贷业务,信贷机构会根据农户信用状况给予综合贷款授信。二是“场景”受限。消费贷款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消费场景。传统银行办理线上业务时,往往因没有线上合作的消费场景而很难独立完成;办理线下业务则要与商超等实体合作,成本相对较高。三是“客户”受限。消费信贷归根到底是建立在有稳定经济收入基础上的,对经济不发达的农村而言,目前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高质量的消费信贷客户。
梁擎:农村超前消费观念接受程度不高,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以来,农村产业逐渐发展,但“空心村”“孤寡村”等现象未得到根治,存在沟通难、授信难、推广难等问题;农民超前消费能力不强,收入普遍偏低,承贷能力差,消费欲望和即期消费支出不高;农村信用体系尚不健全,偏远地区信息不对称,农户资信评估难。
吴德明:一是“思想”瓶颈,农村常住人口老龄化,农村老年群体仍保持勤俭持家传统;二是“信用”瓶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三是“偿贷”瓶颈,农民自身收入和财产基础薄弱,投放消费信贷风险较大。
华飞:买卖双方消费体验割裂,购买大额消费品支付结算同消费信贷业务无法同步;申贷农户收支信息不对称,收入与信用评估难度大;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下行,兴化农商银行2020年全年仅发放汽车分期消费贷款155笔0.32亿元,比2019年少852笔1.22亿元。
谋全局:融合发展启动农村消费信贷新引擎
农村金融导刊:根据有关农村和城市消费市场的数据,通过对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收入增幅等数据进行分析,发展农村消费信贷的前景如何?
梁擎:《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从城乡消费情况来看,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6.1%,比城镇居民增幅高3.9个百分点;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5%,比城镇居民增幅高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5,同比缩小0.06;从农户消费贷款情况来看,农户贷款13.47万亿元,同比增长14%,农户消费贷款同比增13.8%。综上所述,农村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这将是农商银行发展消费信贷的落脚点和着力点。
吴德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增幅为7.1%,消费支出增幅为1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增幅为9.7%,消费支出增幅为15.3%。可见,消费支出增幅均高于收入增幅,居民消费意愿比较强烈,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这些都给农村消费信贷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村金融导刊:近两年来,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了哪些引人关注的热点?
吴德明:农村消费群体趋于年轻化,消费特征以大宗消费物品为主;农村电商持续发展,消费场景进一步延伸;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乡村旅游蕴藏巨大消费潜能,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路径和渠道;农民到县城购房、向县城聚集现象非常普遍,同时带来教育消费集中。
农村金融导刊:如何抓住战略机遇期,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和做大做强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梁擎:做深农村消费信贷,落实户户通“五个一”(一支部、一特派、一体机、一平台、一授信)工程,健全“四大机制”(沟通汇报机制、挂点督办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宣传推广机制);做广农村消费信贷,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拓宽农村消费信贷覆盖面,提高申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做强农村消费信贷,优化信贷营销体系,健全奖惩考核体系。
吴德明:用好用活国家优惠政策,为农村消费市场舒经活络;开发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资金需求;加快线上渠道建设,打造“百福生活圈”,推动消费信贷服务线上化、场景化;探索消费信贷体系建设,规范管理制度办法,促进消费信贷发展。
华飞:聚焦本地经济特点,分析区域经济形势和行业走势;聚焦非接触性消费,抢先布局“线上全流程消费+金融消费”业务链;聚焦线上惠农商城,打通线上“申贷+用信+支付”壁垒;聚焦链式产业,通过针对性的让利营销与裂变式营销,建设从C端到B端、从渠道到平台的完整消费场景。
农村金融导刊: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有效扩大内需,有赖于哪些相关方的协同努力?期待国家出台哪些相应的支持政策或措施,以促进消费信贷下乡?
白澄宇: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有效扩大内需,有赖于农业生产、消费市场、金融服务等多方合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将信用互助作为地方性的金融业务;2022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通过开展合作社内信用互助业务,拓展农村消费金融市场提供了政策保障。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开展扶贫项目培育“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社”的实践也证明,只要按合作社原则开展信用互助业务,就能为农户生产和生活提供有效的资金服务。在村级开展信用互助,针对小农户提供综合性小额信用贷款是主营业务,农户往往用于消费目的,也起到消费贷款的作用。农商银行、农信社为农而生,因农而兴,可以依托资金、技术等禀赋优势,积极对接和服务“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组织,借助农民合作社的组织优势拓展信贷业务,让农村消费之火旺起来。期待国家尽快出台鼓励合作社内部信用互助业务的一系列配套政策,制定信用互助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信用互助监督管理体系,保证信用互助体系健康稳定发展。
梁擎:一是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敢消费。政府要聚合本地资源禀赋,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新发展格局,健全产业助农富农机制;农村中小银行要加大对重点农产品、重点产业的信贷资金支持,让农民生产加工出来的农产品卖得出、变得了现。二是降低消费成本,让农民能消费。按照“商业+合作”模式,完善“金融+农产品”业务合作机制。三是强化金融供给,让农民愿意消费。发展“线上+线下”普惠金融模式,提升消费信贷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实用性。
霍俊树:期待国家出台鼓励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建立完善风险补偿或缓释机制,为农村消费信贷加“保险”,给予担保或风险补偿,形成政府搭台、行业担保、银行助力、“三农”唱戏、多方受益的农村消费信贷新格局。
吴德明:要建立健全消费信贷风险分担机制;要完善相关贷款保险制度,为消费信贷增信,建立风险兜底机制;政府要出台农村消费帮扶政策,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为农村消费金融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
华飞:调查发现,农村消费信贷多用于购买家电,用于自建房、装修、教育、旅游和非汽车类交通工具持续升温。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引导家电等消费产品下乡,将为农村消费信贷打开可观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