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理财知识 >

2013年期货市场总结(2012年期货)

2023-07-31 05:15:37 理财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一、期货的起源

人类社会是以分工协作为标志而诞生的,以往只是生物个体,但随着远距离贩运和交换的出现,人类社会逐步还是融合。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规模巨大的贸易网络,而希腊和古罗马这些文明古国的实力也来自于这些经济行为带来的财富和人口。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当时的交易方式只能是以物易物和货币买卖。

罗马帝国衰落之后,统一的中央集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欧洲封建城邦,而城邦自成一体,相互敌对,自给自足的制度让远距离贩运不再可能发生。后期只剩下法国南部和意大利的少数地方仍然参与了东西方贸易活动。

时间来到了十二世纪,国家超越了城邦,贸易复起,当时有两个贸易中心,一个是意大利北部,一个是北欧法兰德斯地区。意大利擅长经营奢侈品例如丝绸、香料、贵金属和香水,法兰德斯贸易商擅长经营布匹、酒、咸鱼、木材和煤炭。双方在香槟伯爵的领地交易。考古和文献记载表明,1114年在这一领地上就设立了交易所,鼓励商业活动,并从中收取费用。

二、期货的萌芽

这类固定的交易场所逐渐成为了欧洲开展国际贸易的中心,甚至俄罗斯、英格兰和斯堪的那维亚的客商也会远道而来参与交易,香槟伯爵为贸易商提供各种服务,包括保护、兑换货币、提供储藏设施。后来,这种交易所逐渐常态化一年四季也不间断,而交易所也出现了分化,衍生出了一些专门交易一类或者相关几类商品的专门场所,而交易所通常都会选择固定的日子作为结算和付款的日期。

为了解决交易中因为语言不通、文化各异导致的争端,交易所也形成了一系列商业法规,一旦违反,就会由交易所法庭进行处理。这种法规与现代商品交易所的章程也颇有相似之处,例如合同约定、商品取样、检测和分级以及交割地点和交割日期。

当时主要的贸易方式仍然是现货贸易,也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已经出现了一种单据“交易券”,这种交易券类似远期合约,约定在将来的时刻完成交易。刚开始仍然是个性化的,只能由单独两个贸易商自行拟定。后来出现了可以转让的标准化单据。这也方便了商人远距离交易,他们无需押运货物,而只需要带上样品和交易券即可。这种交易券由当地一位信用卓著的商人签名,证明某一笔货物寄存在他的仓库里,这种交易券就可以出售给第三者。

英格兰也设立了全年交易的交易所,1570年在伦敦成了皇家交易所专门从事商品现货和远期交易,皇家交易所被认为是近代商品交易所的雏形。此时,也出现了专门的中间人——经纪商,他们通过承担商人希望规避的风险,用来换取后期带来的获利机会。此时交易的商品大多也是品质标准化的商品,当然现货现金交易仍然是主流。这是期货只是萌芽还尚未真正出现。

公认的有组织的期货交易发生在17世纪的日本。当时日本封建领主从佃农手中收到的田租并不是现金,而是农民交上来的稻谷,领主们把大米运到大阪和江户等城市储存起来,必要时进行出售。为了方便交易,领主根据库存大米制作了“米券”。商人不愿意进行繁琐的实物交易,也乐于接受米券。到了后期,为了便于交易,最后大家普遍把米券当成了另一种货币。到十七世纪未期,德川幕府正式规定专门的米市只在书面上交易期货稻米,这种米市的一些交易规则与现代期货交易规则极为相似。

三、现代期货的诞生

现代期货诞生是以美国芝加哥贸易局(简称CBT)于1848年成立为标志的,CBT是谷物交易所,那时先签合同后交割的期货交易已经盛行,各种谷物分成等级,仓库对寄存的谷物出具某种等级和数量的收据。这种仓库收据是所有权的凭证可以代替实物的交割。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最初采用的远期合约交易方式没有对商品的质量和交货期进行标准化,商人和交易者之间违约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芝加哥谷物交易所于1865年推出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这种期货合约在所交易商品的质最、数敬、交货时间和交货地点等方面规定了统一的规定。

四、中国期货市场的源起

197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云同志代国家对外贸易部给国务院起草的过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对国家对外贸易部下属公司在美国、英国的商品期货交易所进行期货交易的全过程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手稿的主要内容是,香港华润公司为了完成购糖任务,旗下的五丰行公司委托中间商,在美国和英国的期货交易所做原糖期货交易。陈云同志认为,当中国大量买入现货时,肯定要把价格抬上去,为了规避风险(套期保值),我们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去买(建仓)。当国外投机者发现中国大量买入的时候,我们的期货仓位已经建好了。后来,在糖价涨上去的时候,五丰行将期货卖出去平仓,扣除中间商应得费用和利润60万英镑外,还赚了240万英镑。

研究手稿可以看出当时高层对期货的态度:第一,期货不是个坏东西;第二,套期保值是个好东西;第三,不能用期货市场做投机;第四,国外的期货交易所一些好的东西,我们可以使用和认真学习借鉴;第五,中国的国有外贸企业可以从事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在此之前,那时的组织纪律要求,去国外访问时不能去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参观。陈云同志批示以后,中国的外贸公司开始可以在境外市场做棉花、白糖等大宗商品的期货套期保值交易。

1985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到现代期货发源地——美国芝加哥进行访问,其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CME)终身荣誉主席梅拉梅德陪同参观了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梅拉梅德在国际期货界被称为金融期货之父。据梅拉梅德后来回忆,李先念同志询问了期货市场的机制与作用。梅拉梅德说,他预感到中国今后可能也会出现期货市场。

198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探索期货交易。当年年初,国家有关方面在北京组织了一场市场经济研讨活动,有位香港专家做了一个有关期货市场交易的报告。活动结束后,该报告的录像和文字整理稿被送给了国务院领导参阅。李鹏总理看过以后,批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同志牵头成立专班,研究论证建立期货市场的可行性。这个研究班子提出了积极的意见。

五、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

1990年7月,国务院批转《商业部等八部门关于试办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报告的通知》,提到,“具体交易价格通过市场公开竞争形成”“允许远期合同在场内转让”。众所周知,标准化合同和定制化合同是不一样的,业内一般称标准化合同为期货合约,定制化合同为远期合约。而要转让必须是同质化的物品,其实这里的场内转让就暗含了标准化合约的意思。标准化合约即期货合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如果明目张胆地说要发展期货市场,面临的意识形态阻碍比较大。因此,只能对外宣称建批发市场,金融属性则暗藏在交易机制当中。

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开业,这是我国第一个拥有期货交易品种的市场,但当时还没被称为期货交易所。实际上,这是一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做法,说建立批发市场比说建立期货市场更容易被当时各方所接受,可以减少试点的阻力,这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不得已之策。近年来,我国清理了很多场外的、变相的、非法的期货交易场所,这些非法交易场所的出现与试点时期的一些历史颇有渊源。我们现在的一些非法交易场所正是学习当时的这种方式,打着大宗商品交易所的名号,实际上在从事非法期货交易,这是现阶段法律法规所不允许的。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办以来影响很大,全国各地都跟着学习其期货交易机制。但20世纪90年代初期,社会上关于“姓社姓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的争论仍然激烈,对期货市场的负面舆论居多。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对于证券、股市这些东西,“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这打破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桎梏。李鹏同志在同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

六、中国期货市场的整理阶段

1992年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后,期货市场发展得比较快,有些地方甚至不讲条件地建立期货交易所。到了1993年底,由于“大干快上”,才一年多的时间,国内期货交易所就达到50多家,期货经纪公司300多家,期货兼营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2000多家。各地一哄而起办期货市场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交易品种严重重复,严重过度投机,市场操纵频发;盲目发展境外期货,地下交易盛行;期货经营机构运作不规范;市场监管无法可依,管理多头政策混乱;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频发。当时的情况用十二个字总结就是:“无序发展、无法可依、无人监管”。尤其是期货市场的监管主体不明确,试点探索阶段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亟待整顿。

1993年1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明确了“规范起步,加强立法,一切经过试验和严格控制”的原则,标志着期货市场第一轮清理整顿的开始。同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严格规范少数商品期货市场试点,这也是党的中央全会首次提及期货市场。1993年之前,期货市场的监管机构并不明确。1993年之后,国务院逐步把期货市场清理整顿的任务交由证监会牵头落实。但在法规里面,还没有明确证监会的监管地位。

1995年2月23日,我国“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万国证券由于违规交易被整顿,并入申银证券,改名申银万国证券。随后不久,作为中国首个金融衍生品的国债期货也被停止了交易。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证所)面临着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危机。虽然交易所宣布当天收市前最后8分钟的交易无效,但实际上那时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资金缺口。最后,上海市政府紧急协调银行把结算的缺口暂时堵上(1997年之前,各证券、期货交易所是由地方政府主管,证监会监管。这种多头管理方式是导致出问题的原因之一,1998年国务院发文,所有的证券、期货交易所归证监会统一集中监管),避免了一次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4年后,上证所靠各种办法才逐步将这个结算资金缺口逐步填平)。

1997年,由于市场上锌的价格比较好,湖南株洲冶炼厂(以下简称株冶)在英国期货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先后卖出了45万吨期锌合约,比株冶一年的总产量高出了足足15万吨。这引起了境外金融机构的注意,并导致它们利用资金优势,拉高期锌价格,蓄谋逼仓。事发后,株冶通过种种办法组织货源以应付“巨量交割”,但终因实物锌数量有限,仍需在期货市场高价买入部分合约平仓。短短六七个月,伦敦锌价涨幅超过50%,而株冶在锌价大涨的情况下,期货账户反而发生巨额亏损,亏损金额达14.6亿元。这件发生在境外期货市场的事件后来被称为“株冶期货风险事件”。事件的发生,是因为当时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经过现代市场经济的洗礼,不懂现代金融工具的使用。后来,株冶吸取这个教训,变坏事为好事,培养专业人员,现在做有色金属期货做得很好。

1997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突出了我国规范期货市场的迫切性。1997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继续整顿、撤并现有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机构。1998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坚持“继续试点,加强监管,依法规范,防范风险”的原则,正式开始了期货市场第二轮清理整顿。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期货暂行条例》),标志着期货市场终于从“无法运行”阶段进入“有法运行”阶段。

全国各地的期货交易所经过整顿和撤并,由50多家逐步减少,最终仅留下3家——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直至2006年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成为全国第4家期货交易所。证券、期货交易所的管理权收归证监会,并作为证监会的会管单位纳入了对党组织、人、财、物的全面、垂直的系统管理。同时还停止了大量期货品种的交易,并提高了部分保留品种的交易保证金比例。最终有交易的只有上期所的铜和铝,郑商所的小麦和大商所的大豆4个期货品种。郑商所把小麦分成了强筋小麦和硬小麦两个品种,大商所把大豆分成大豆一号(非转基因大豆,即东北大豆)和大豆二号两个品种,所以实际有交易量的期货品种不止4个。另外还有几个保留的品种,如天然橡胶、早籼稻、绿豆等,由于提高了保证金比例,实际上都停止了交易。

在此阶段,政府还出台规定禁止国内机构和个人进行境外期货和衍生品交易;严禁金融机构参与期货交易、严禁国有企业违规从事期货交易,严禁信贷资金、财政资金以任何形式流入期货市场,金融机构不得为期货交易提供融资或担保;合并和取缔了大量的中介机构,期货经纪公司从300多家降到200家左右,取消了2000多家期货兼营机构。

七、中国期货市场稳步发展阶段

从2004年开始,几乎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到要发展期货市场。2006年的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市场和期货市场。2008年的工作报告再次强调,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从2004年开始,多年不批期货品种上市的局面结束。当年,上期所上市了燃料油期货,郑商所上市了棉花期货,大商所上市了玉米期货等新品种。其中,上期所推出的燃料油期货,是我国第一个石油期货品种。限于当时的市场条件,上期所在顶层设计上系统地考虑了石油期货产品的上市秩序。当时上期所的考虑是,先从燃料油期货起步,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出原油期货等其他石油期货品种。

八、中国期货市场创新发展阶段

2013年8月,领导人视察大商所,期货市场改革开放迈开了大步。

截至2020年底,中国期货与衍生品市场上市品种数量达到90个。数据显示,在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中,中国四家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排名稳中有升。在农产品、金属和能源三类品种的成交量排名中,中国期货品种包揽农产品前十名、金属前四名;同时,期货期权品种加速推出,衍生品体系更加完善。具体来看,去年全市场成交61.53亿手(单边),成交额为437.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9%、50.56%。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占全球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13.2%,较2019年占比11.5%提升了1.7个百分点。

根据Futures Industry Association(FIA)统计的全年成交量数据显示,在全球衍生品市场农产品排名中,中国期货农产品品种包揽成交前10名,在前20名中占有14席,包括豆粕、棕榈油、玉米、豆油、菜籽粕、鸡蛋、白糖、棉花、菜籽油、橡胶、苹果、黄大豆1号、纸浆期货和豆粕期权;在金属方面,中国品种包揽前4名,在前20强中占有11席,包括螺纹钢、白银、铁矿石、镍、热轧卷板、锌、铜、铝、黄金、锰硅、硅铁期货;能源方面,中国燃料油、石油沥青、动力煤、焦炭、液化石油天然气、原油期货位列前20名。

相关内容

2013年期货市场总结(2012年期货)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